如何处置能忘和善忘


如何处置能忘和善忘
喻建国
忘是人的一种生理状况,当个体对自身接触过的存在记不清了,此即忘。忘有各种不同的程度,忘得一干二净,即彻底忘了;忘了好大一部分,此乃一般的忘;经历过的存在历历在目,此为记忆犹新,未忘也。
能忘,个体可以自控地对忘加以操控,做到可以将自己不想有的记忆全部付诸脑后,不见踪影,毫无留痕。善忘,个体可以自如地将经历过的存在捋清,把该忘的忘掉,该记的记着。
人的经历非常复杂,其中有很多经历富含正能量,其中也有不少经历饱蘸着负能量,能够将富含正能量的经历留在个体脑海中,使其经常能为个体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活力源,同时又能够将饱蘸负能量的经历从自己的记忆中排放得干干净净,使阻滞个体进步和发展的能量被清除得一丝不挂。善忘就这样担负起自己的神圣职责。
善忘是将能忘摆放在恰当的位置,这个位置至关重要,恰当地摆放能忘的位置是个体长期修行所获的本领,修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
个体能够将那些饱蘸负能量的经历捋将出来,将其放到能忘的位置,当能忘一经开动,这些饱蘸负能量的经历就全部被扔进了火化炉内在熊熊的大火中被焚烧得悉数变为灰烬,再也不能复形。此时个体的记忆中只有富含正能量的经历,个体在正能量的驱使下,生龙活虎般投入当今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个体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相应的快乐和幸福也接踵而至。
个体的成熟在预筹上有重要的显现,预则立,这里的预也包含着善忘的选择,也包含着对能忘的摆放和处置的能力。
天下事和人间事从来就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瑕疵永远都伴随着现实,没有瑕疵的现实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如果某一个人经常是追求十全十美的,那么它就会一直处于不能满足的状态中,他就会在在不如意,处处感痛苦,快乐和幸福就会永远和他失之交臂。善忘的人们也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我们只争取七六美全,不求十全十美,只求七全七美,六全六美。在善忘中容得下足够的瑕疵。
甚至还能够容纳较多的瑕疵,这一容瑕率常常还会高出未来成为现实时所出现的瑕疵,就是说,在未来成为现实的时候,出现的瑕疵比预想的瑕疵要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时候,个体还会有什么不满意,其乐融融必将毫无保留地尽溶于现实的生活中。
个体在掌控能忘和善忘的运持中也该持有这样态度,摆放能忘的位置要认可容瑕率的存在,认可善忘也要有这样的态度。善忘的善是不尽的,是无底无界的,适可而止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