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芽魔芋热潮中需要的冷静思考


  作者是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张东华  珠芽魔芋引进第一人,珠芽魔芋种植技术泰斗!

  摘要 在引进种植多年后,国内珠芽魔芋资源存量已显示其生物学特性具有的后发优势,南方多省种植热情方兴未艾。在产业发展热潮推动下,业内人士尤其需保持几分冷静思考,以使我国珠芽魔芋种植业能在健康轨道行稳致远。

  如今,种植珠芽魔芋能挣钱,还能赚不少!消息一出,不少人坐不住了,来自天南海北的热心人云集云南。

  珠芽魔芋自引进国内种植至今已超过20年,前些年一直未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在市场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及一批渴望改变的年轻人尝试愿意的共同努力下,珠芽近几年在国内实现了快速发展,让该类适宜在高温高湿环境生长的十几个魔芋品种在中国保有了不少资源存量,显著弥补了国内魔芋品种资源的内源“短板”。至2020年底,国内的珠芽魔芋有效存量可望快速接近原产地印尼、缅甸及泰国之和,资源分布版图的天平开始在逆转,取得的成绩确实可喜可贺!纵观全球源于热区环境的经济作物或产品,如天然橡胶、蔗糖、木薯、咖啡、瓜胶、香料等,我国产品所占市场份额皆极低。不过,随着一批勤劳肯干年轻人的加入,珠芽魔芋种植区域得到快速扩大,有足够理由相信,国内珠芽魔芋胶产量正在发生“翻筋斗”式超常增长,从而可奠定中国魔芋胶原料在全球市场份额的垄断优势,预计这一天的到来会发生在未来3—5年内。

.

种植品种混杂粗放
在现已发现并种植的16个珠芽魔芋品种中,根据其组织中葡甘聚糖( KGM )含量及粘度高低的不同,可大体分为高粘(粘度数值高于20000 mpa.s)、中粘度(12000—20000 mpa.s)及低粘度(12000 mpa.s以下)三组。虽然,几乎所有品种的珠芽魔芋抗性都不错,但其组织内各自的细分差异十分显著,如KGM含量、颗粒度大小、粘度高低、含水量、色泽、淀粉量、多酚含量等指标,绝非一个所谓珠芽黄魔芋可加以区分。在魔芋原材料紧缺时期,魔芋行业属种植业卖方市场,谁有魔芋谁主动,加工企业少有议价空间,泥巴都随着魔芋卖,何况还是粘度低一些的珠芽魔芋!可以想象,珠芽魔芋种植者这个开心!轻松把钱给挣了,那还会不热闹?人流、资金流迅速涌入珠芽魔芋尤其是种植业中,快速推高了珠芽魔芋种芋(包括地下球茎、叶面球茎及实生种子)用种成本。客观而言,社会资金进入珠芽魔芋领域不可或缺,可加快扩大种植业发展进程,又恰遇近两年魔芋精粉价格看涨,也让国内珠芽魔芋种植规模的扩大起到锦上添花效果。合力之下,种芋价格扶摇直上。
就珠芽魔芋生长区品种纯度而言,印尼珠芽魔芋品种较单一,多为A.muelleri种,而缅甸、泰国基本皆为十余个品种的混杂种。为何在几个原产地会出现这样的显著差异?笔者的推断是:原本印尼、泰国、缅甸自然分布的珠芽魔芋皆为混杂品种状态。二战结束后,留在印尼Jawa岛的日本老兵(其实是逃兵),一直在从事当地野生魔芋的加工利用,并将成品、半成品魔芋粉、魔芋干片出口到日本。据印尼当地杂志报道,如今已是第三代日本老兵的后裔在传承其祖辈的魔芋家业了。笔者推测,70余年来,当地人无法食用,也一直不清楚A.muelleri种魔芋如何利用,只好低价采收后卖到日本工厂,这样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直到中国人也开始从事印尼珠芽魔芋的研究,情势方开始发生变化。Jawa岛上众多的野生珠芽魔芋品种,品质差的被应日本人的要求,被逐一淘汰,最后留下了高品质的A.muelleri种。客观地说,应对这样长期坚持、选择的结果表示钦佩。有佐证的理由是,南洋东帝汶的珠芽魔芋仍处于野生混杂状态。
外引种源质量参差不齐
缺种怎么办? 那还不简单,买呗!从下缅甸弄,从泰国中部弄(其实也多源于缅甸南部),再远些,从印度尼西亚弄。就这样,大小各异的地下球茎、叶面球茎、实生种子,只要是活的,成熟的、不成熟的,通过陆路、海路源源不断云集中国云南。这是一场资源争夺战,也是一场资源破坏战。见魔芋植株就挖的缅甸'砍山族'式野生魔芋采挖模式,如今也传到了印尼。参与的人士,有业内的,也不乏外行,可谓是八仙过海,动静不小。 “能否搞到珠芽魔芋?找货、都在找货!价格立马看齐了国内,货运目的地皆指向中国云南。云南成为境外珠芽魔芋资源聚集的焦点。这一环节中,相关人士真能感受到何谓市场的力量!不少人交了昂贵学费,还有的人仍在继续付出代价,个中酸甜苦辣,各自知晓。

用种成本急速升高
魔芋种植业中最大生产代价是用种成本。种珠芽魔芋能快速挣钱不径而走,购买的人多了,自然迅速推高了所有的繁殖材料价格。问题是,种植用种成本必定有一个动态上限,而这个所谓的上限,又是与珠芽魔芋颇大的繁殖系及生长特性数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珠芽魔芋的存量会因其快速的生物积累量而使其数量显著放大。这一点,确是种植投资人需把控的。不任意抬价可能是一个风险承受力不高的种植者需冷静思考的选择。那到底每亩用种成本多少为宜?笔者建议,规模化种植用种成本控制在3200/亩以内,少量试种则不存在上限。

加工业者需高度关注不同珠芽魔芋原料质量差异
只有用户才会最终关注魔芋原料质量问题,从而形成对上游生产原料质量的提高。对不同品种的珠芽魔芋,其组织内KGM含量、含水量差异极大,如弥勒魔芋51(即5公斤鲜芋可得1公斤干片),而有的品种时7—7.51,差异显著。按2018年珠芽魔芋收购价6000/吨,仅一吨精粉的原料成本差价就超12000元,毫无疑问,这数额对加工企业而言,绝对关乎盈亏甚至是生死,怎能不查!

知己知彼方能从容应对
珠芽魔芋源自东南亚地区,国内本无此资源。经不少有识之士长期不懈努力,曾经的冷门种植品种如今在国内成为炙手可热之物。但要清醒意识到,以往珠芽魔芋原生地的同行,是在无知情况下廉价将其宝贵资源迅速消耗了。如今,缅甸、泰国、印尼等国已开始重视珠芽魔芋开发的可持续性,加上多家日本企业到缅甸南部椰城、土瓦等设厂同时发展种植基地、泰国眉索(MaeSot)称为泰缅边境主要的珠芽魔芋加工集散地,中方企业亦在印尼、泰国及缅甸优化当地魔芋资源。珠芽魔芋诱导开花规模化育种珠芽魔芋叶面球茎丰产技术珠芽魔芋实生种子五苗接力生长技术等也正在境外原产地得到快速应用,如原产地的印尼珠芽魔芋集中产区也在迅速从Jawa岛扩展到苏拉威西岛、加里曼丹岛及东帝汶。从资源及气候秉赋而言,原产地完全具备一年二季种植条件,自然条件更好,人工成本更低,成本比较优势亦更大。
国内珠芽魔芋种植热情高涨。但需提醒的是,珠芽魔芋在国内的适宜种植区相对有限,基本为云南南部及西南部、广西部分地区、海南部分地区,以及其它省份的特殊低海拔热区环境。笔者与有关方在海南试种,一年种植二季珠芽魔芋,结果是成功的,但需防范台风可能带来的意外风险。国内究竟哪些区域适合种植珠芽魔芋?大体可作这样判断:适宜种植区,珠芽魔芋叶面球茎及开花实生种子皆可自然成熟并顺利保存过冬,且实生种子生长期内可完整体现出五苗接力特征的热区;基本适宜区为叶面球茎可自然成熟,但开花实生种子难以自然成熟的区域;且种芋难以过冬的区域;叶面球茎不能自然成熟脱落,无法保存过冬的为不适宜种植区域。建议:国内不适宜区域就不必再费心思试种珠芽魔芋了,靠小规模设施没竞争力,这不是您的菜!
国内珠芽魔芋开发进程的几点建议
在国内各行各业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加快的大背景下,国内珠芽魔芋要巩固已取得的成绩,要尽快长大,要打出中国珠芽魔芋品牌,还需在以下方面下功夫做实事,以获大规模、高品质的珠芽魔芋多糖基料,在此提出以下6点建议:
1. 
品种纯化是基础(科技、农业部门该投入)
2. 
一年实现双季、三季轮转种植是方向
3. 
种植环节:下防虫排水,上遮荫控草
4. 
精粉变色问题突破是关键(此难题已破)
5. 
境外资源是潜力
6. 
芋片中小规模就地加工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