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是消费者不是消费品, 全棉时代广告涉嫌侮辱女性致歉并已下架


 近日

全棉时代发布的一则视频广告

让网友们炸了锅

视频中

一女子深夜回家遇黑衣人尾随

女子急中生智

用湿巾卸妆

卸妆后变丑并成功自保

视频发布后

立刻遭到了网友们的一致指责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1月7日,全棉时代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条标题为“全棉小剧场防身术”的广告,内容为一位漂亮女孩在深夜被尾随,当她灵机一动、从包里掏出一盒全棉时代卸妆巾,迅速卸完妆后回头与歹徒对视时,因“太丑”而把歹徒吓跑。该视频广告中,甚至还夸张地配有跟踪者看到女子卸妆后素颜发出的呕吐音效,以及字幕“呕……”。

丑化视频截图,这条丑化、物化女性视频的上线很快引起了网友的不满。作为一款以生产卫生巾、卸妆巾、纸尿裤等以女性为目标客群的产品,却在广告中丑化、物化女性,这首先引起了女性的反感。与此同时,这则广告给女性消费者的另一感受在于受害者有罪论。在许多性侵事件中,女性常常会因为“穿着暴露”、“打扮招摇”反而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该广告传递的信息也同样如此。截止目前,微博上#全棉时代#的话题浏览量已经突破了1.3亿,讨论5.7万。然而,对待网友最初的抵抗情绪,全棉时代的回应却更难令人接受:“视频是广告创意,是为了突出商品的清洁功能,没有任何物化女性的意思。”

↓↓↓

但这则道歉显然并不能让网友满意

“创意”不是开脱责任的挡箭牌

对此@中国妇女报点评:“创意”不是开脱责任的挡箭牌,这则广告让人感受到的是:深夜女性被罪犯盯上是因为你化妆,卸妆了罪犯就吐了,自然就不会发生罪案了。事关女性安全,如此严肃的恶性事件,却被商家轻飘飘地以所谓的“创意”为说辞,美化犯罪者 、丑化受害者,充满了偏见、恶意、无知。

女人是消费者不是消费品,侮辱女性的“创意”广告遭到舆论指责,是必然的。被冒犯的广大女性消费者会用脚投票,不会为侮辱性“创意”买单。如此“创意”宣传商品,不如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同时,只有积极倡导传播先进的价值观包括性别文化观念,才能体现出一个企业端正的三观,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之后

全棉时代官方微博

又发布正式道歉信

表示会立即成立整改小组

对问题进行严格问责

完善内容制作和审核机制

在全球女性地位不断提高、自我意识觉醒的当下,广告商更需注意在推销产品时尊重女性,顺应当下的社会思潮,从而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此前,许多知名品牌低俗的广告设计都饱受诟病:

奥迪的二手车广告中,一名婆婆冲向正在举行婚礼的新婚夫妇,用检查牲口的方式检查新娘的鼻子、耳朵、牙口……最后做出OK手势,随后出现奥迪二手车介绍页面,配音“官方认证才放心”,引起了女性消费者的愤怒;

杰士邦曾在淘宝页面用一张低俗露骨的图片物化女性,同样是把日常生活中不入流的段子用在了营销中;

杜蕾斯在2019年4月19日物化女性的营销则因为“极易引发不良联想”而被罚款80万元。

这些为了博一时眼球而设计的性别歧视性广告,在未来定会对品牌和企业形成更长远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