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时间一直持续关注贵州茅台,就在茅台股价达到1200元之时,当时五粮液的股价才46元,由于比价就大胆的喊出五粮液100元不是梦,而当贵州茅台价格继续上涨到1400-1500元之时,又进一步喊出五粮液股价200元不是梦,也就是比价因素在推动着板块个体的价格,也就是行业龙头的高度决定着板块的景气度,这就是最近一二年投资比较顺畅的板块选股,同时当贵州茅台继续上涨至1700乃至后期的2170元的高点,虽然也知道五粮液还会继续上涨,但此时更多的思考是茅台类个体的这样上涨理性吗?合理吗?
就在贵州茅台连创新高之时,看到有些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喊出茅台再创新高,至于极限在哪?不知道,会继续上涨的,因为是核心资产,而在我看来市场长期持续健康运行的核心因素是价格,许多个体都是从低位运行到高位,无论是贵州茅台,五粮液,还是海天味业,还或是宁德时代等都是从低位上去的,但高位后还说是成长性持续就太疯狂了,所以就希望给非理性的投资者泼一盆冷水,即最终过度炒高的资产大多数都在高位站不稳,都会回撤一定程度,甚至到业绩与估值不匹配,加之货币边际收紧,打回原形都是很正常的,比如前期的华友钴业和天齐锂业就是例子
我们也应看到当上证指数打到3600点这个2015年的破位点时,在市场4000多个个体中,只有几百个个体达到当时的价格,背后的逻辑就是贵州茅台类个体的过度无厘头爆炒不断抬升了市场指数,但同时市场仍主要以存量资金博弈为主,这样大量场内资金被迫转移扎堆到白酒和新能源汽车,科技板块,使得市场绝大部分板块失血,股价较3600点位多夭折,投资者亏损严重,很明显这就是杀鸡取卵,以大部分股价下跌来换得茅台类个体的疯狂上涨,这就是抱团恶炒,若这样几位投资者自筹1个亿,对于流通市值在5亿的小盘也可以持续爆炒,前者的中潜股份不就是一个例子吗?过度爆炒的结果在货币落水之时必定是一地鸡毛,而同时过度炒作的白酒和新能源汽车等板块未来的踩踏风险也加大,届时整个市场会哀鸿遍野,做大做强直接的融资市场就会面临更大的阻力。
市场的超级机构可以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但是市场的管理主体证监会和超级机构的监管主体银保监会应该对整个市场的均衡健康发展未雨绸缪,对于不利于市场整体发展的行为要及时亮剑,纠偏。
难道那二三百只茅台类个体就那么好吗?其它几千只个体就不好了吗?比它又差多少呢?同时即使你的资产收益好一点,估值可以有一定的溢价,但能这样持续的推高溢价吗?价格是围绕价值的,不能有无限的溢价,否则就是爆炒,而且这个市场不是只为茅台类开的,这是一个由4000多个主体的市场,他们在不断做好主业的前提下,理应得到发展的权利,请管理方,监管层及时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