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当代艺博会扶持青年艺术家应该再大胆一些


北京当代艺博会扶持青年艺术家应该再大胆一些

文、曹喜蛙

10月13日,北京当代艺博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13日至14日是业内专业人士先看的VIP日,15日至17日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公众日,面向公众的门票有早鸟人88元、单人120元、学生老人88元、双人180元、三人260元。这次有90余家参展机构、6家艺博会现场单元,60余家全球顶级画廊、8000+艺术佳品,在艺博会的公共空间有16位艺术家展现了精心创作的作品。

北京当代艺博会的艺术总监鲍栋介绍说,他们的艺博会邀请的国外画廊都是与中国艺术家有关的画廊,对只注重中国的艺术市场,到单纯到中国来兜售自己推广的其他国家的艺术家就没有邀请,恐怕这就是北京当代艺博会与别的艺博会的差异化,也就是注重当代艺术中国本土化的悉心培植,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价值观的倡导,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独特视角艺博会的专注耕耘。

北京当代艺博会在农展馆开幕

   

虽然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还是持以观望的心态,还把握不住到底是该拿出一个是支持或打压的政策,但这责任自然也有当代艺术界自己的问题,也有当代艺术家自身的建设问题,甚至还有当代艺术的价值观问题,个别艺术家一直持有错误的艺术观,尤其心态有问题,比如艺术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自由与正义、生态与自然、政治与政府、政党与法律、公民与艺术,很多艺术家自己都辩不清楚,与一般的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一般的老百姓门儿清,所以他们的艺术作品不但不能给观者以滋润,反而引起观者的反感,口口声声埋怨别人不理解他的艺术。

北京当代艺博会现场

           

当代艺术业界不是凝固不变的,当代艺术是不同于传统美术的强化介入现实的。艺术的介入有合作的介入,也有不合作的介入,更有反对、对抗的不同意见的介入,但它不是单纯的政治介入,依然还是艺术的化的介入,可以是反对派,但不一定是反动派,同样可以是建设派,但可以是建议派,它首先是艺术的前卫,然后是有启发的思想,这种艺术思想是哲学的,也可能是政治的,但绝对不是政治或政策的宣传。政治宣传即使不是反动的,那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由知名艺术家执行的政治宣传项目,但不能因为这个个例就混淆政治表达的艺术与政治宣传,无论如何即使知名艺术家参与的政治宣传品也还是政治宣传品,尽管此时政治宣传与艺术有些重叠和交叉,当然真正的艺术与真正的政治宣传的这种重叠、交叉越多,越容易得到心的共鸣,但也不能因此忽略二者的严格区别,尤其是艺术家本身不能因此失去艺术的独立性,而成为政治的附庸。

丁秋发  油画《十二生肖 猪》

中国的当代艺术,如果说还保有它自身的独立性,或者自始至终珍惜它自身的独立性,就不会失去它的艺术先锋性,因为只要强调独立、先锋、当代、介入就会一直保有当下艺术的现代性思想,这才是当代艺术的秘密,至于当代艺术的材料、方法的科学性都在其次。当然当代艺术非常注重材料、方法,因为现代科学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对这种新材料的吸纳、利用常常牵涉到能源的开发、占有就带来许多新问题,演变为新材料、新能源、新财富的占有、分配又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却突然使材料的问题成为艺术的焦点问题,但事实上依然还是老问题,只是解决的方法不能用老方法、老观念,所以才在现代文化的基础上由搞出来后现代文化。

申树斌  油画  《中国的餐桌》

人类始终有一种文化的惰性,乐于守在舒适区,但变化却是社会的常态,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蒙童期、激情期,唯有到了中老年期才趋于一致,但艺术家的激情期往往会一直延长到中年,因为艺术家一直要到30岁、40岁才会进入他的第一个成名期,所以一般讲如果选择了艺术这个行业,那就意味着他的激情期要一直伴随着苦情期,这种苦情就是对艺术追求的代价,因为越是思想类的人成熟期都比较晚,所以他们青年期多数会是愤怒不合群的一小拨人。中国与西方社会比,由于人口的基数大,社会发展这些年整体比较快,艺术生态环境对青年艺术家的关注还是优良的,优秀的艺术家在30岁左右就能引起关注,而在国外往往要到40岁才能引起关注。但中国艺术的商业环境并不成熟,不成熟就意味着学术支持度较差,那也意味着更多的商业投机,才会有类似当代艺术博览会的扎堆。

刘智峰  油画  《城》

纵目一望,各个艺博会都还是大同小异,多数都是拼资源、熬时间,基本缺少大胆创新、大资本投入、闯出中国特色世界艺坛的艺博会中国之路。中国当代艺坛呼唤更多的当代艺术博览会,更呼唤大胆开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运作模式,一方面引进西方成熟的模式,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国艺术国情发展出中国艺博会独有的运作模式。不能说艺博会就只关注青年艺术家,但应该多向青年靠拢一点。比如在活动策划、展场费用、各种单元上多向支持青年艺术家的画廊靠一点,针对中国年轻的职业艺术家众多的情况,争取发展出不同的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艺博会模式,多给青年艺术家分流一些流量支持,尤其是那些还没有机会进画廊法眼的青年艺术家,而不是一窝蜂的只关注扶持成熟、知名的艺术家的画廊,可以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做一些青年艺术家与画廊、藏家的之间的交流帮带,尤其增加一些青年艺术家与画廊、藏家的交流项目,这些是国外的艺博会就没有的项目。

2021年10月14日于北京月牙殿

作者曹喜蛙为艺术评论家、诗人、互联网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