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于老师,我们企业成立十年了,以往一直凭经验办事,今年开始想花点力气搞品牌建设,但我们不懂应该怎样来运作品牌,今后能否吸引到风险投资或上市呢?因此想好好请教你!”
事实上,企业不能活在过去而要活在未来,掌握优势不会新生,把握趋势才会重生。
随着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竞争实际上就是策划能力的竞争,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好好策划让用户主导企业经营已势在必行!
但是,虽然有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策划的重要,并且花费了不小的投入,但效果很是差强人意,离预期目标相去甚远。
朋友老穆从黄山打来电话,原来他是趁假期去旅游散心了,真是好一番闲情逸致啊,还来不及等到我感叹,“告诉你啊,这几天我也在筹备要成立一家咨询公司了”,老穆紧接着在电话里兴致勃勃的谈起他的规划。
刹那间,我却有种突然的感觉,作为人大的MBA,不用说,老穆的理论素养是没问题的,这也正是他经常挂在嘴边为之津津乐道的地方,但其实战经验呢?这块就明显弱了。在我看来,作为一家要帮助企业解决市场问题的咨询公司,如果自身缺乏丰厚的实战资历,叫别人又如何来相信你呢?而老穆在企业里最高的职位就是做到了大区经理的角色,如今他要出来给企业“授业解惑”是否匆忙点了呢?
营销咨询行业这碗饭是不好吃的。不用说它的高淘汰率,即便你一段时间通过某种机遇有幸站住了脚,如果自身缺乏实战经验和资源积累,不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团队,那今后的日子同样不会好过。在这个平均寿命只有七个月的行业,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进入的门槛不高,但实质上要做好它,不花大力气还真搞不好这项工作。
目前,有许多从事咨询工作的机构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他们有的靠搞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和服务起家;有的是凭借新闻记者出身卖创意,利用新闻媒介帮助企业树立形象而不小心入行;还有的是学院派,他们是从国外学成归来,讲的也是国外书本上的那些东西,与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更有的是原来从事广告制作的人也投入到咨询的行业中来,其中很多人对咨询的运作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认识上面。
就是这样,也并不妨碍他们的自吹自擂:明明没有在市场一线拼搏过,楞说自己从事营销多年;明明没有领导过营销团队作战,硬说自己担任营销总监多年;明明是从书本上抄来的案例,偏偏鼓吹是自己的实际操作出来的,诸如此类等等,其浅薄的功底和脆弱的实力往往在以后与客户的合作中表露无遗。
当前,一些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空洞式咨询之所以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这是与整个行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有关。
某些咨询师往往满足于战术式的夸张,而缺乏真正实战基础上的实用原则;满足于理论和概念上堆砌,把自己过分包装,什么大师、导师等等之类的称谓漫天飞舞;满足于所谓的给人洗脑,强调所谓的激情、个性,难道这些能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反只会给行业带来忽悠、吹捧式和欺诈式恶劣影响,不难想象这样的花拳秀腿式咨询只会走入死胡同。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认为,咨询不是随随便便都可以做的,咨询成为企业发展原动力的前提,是它的实操性!体现在这个咨询方案能不能消化及转化;企业团队能不能接受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间运用到什么程度等。因为再高的理论、再漂亮的方案、再完美的策划,如果企业没有办法去实施、运用,那么就不是具有实操性的咨询。许多咨询机构和人员根本做不到透彻、全面了解企业的情况,也没有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他们所做的咨询也是无法为企业量身定做的,更妄谈实战、实操了。
作为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我曾经接触海内外许多企业老板,通过实地访谈、考察与调研,我深深意识到,他们的企业之所以过一段时间杳无踪影,曾经的豪情万丈变为空空的行囊,最要紧的是战略缺失导致的不能迅速融入市场,不能迅速融入社会。其结果只能面临对手的疯狂进攻和汹涌蚕食,以至于处处被动,最后被整个吞没。
说简单点,众多企业死得快的原因在于没有领悟和掌握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精髓。
这里的一个中心就是指围绕市场精准定位展开的资源整合;二个基本点则是指差异和创新。
特别是资源整合,需要企业在审慎的分析自身优劣基础上,借助天时、地利、人和构造全新的市场价值体系和核心竞争优势,强调主观和客观互动,宏观和微观相融,运用低成本营销理念为产品策略提供消费者洞察。这方面蓝哥智洋机构是其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活学活用公关策划和内容营销来迅速吸引眼球,让同样的产品卖出不同来,让平凡的产品卖出不平凡来,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用速度和梦想引领未来。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指出,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个性化定制化营销时代,从文化营销到广告营销、概念营销、整合营销到内容营销,伴随着营销节奏的变化,各家企业和品牌的内涵也不断得到了彰显,市场开发重点随之转移到了市场终端场景化和生动化的角逐。由此,现代企业的营销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产品设计之前就必须充分研究和分析,并且要把差异化、竞争策略、市场细分、定位等观念融入到从产品设计、定价、广告、促销到终端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上。因此,要避免无中生有的夸大,天花乱坠的炒作,只要能够有效区隔你的竞争品牌,能够突显你的卖点而不牵强附会,同时极易被消费者接受,那就是好的营销。比如:我们可从品牌产品在包装上注重美感、突出现代艺术特点、加入时尚流行元素、在内容生产上补充更多的娱乐性、场景化、人性化等,让产品时尚生动起来去吸引年轻人,从而建立起庞大的消费人群,摆脱国外品牌的围追堵截。
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营销企划的竞争。
一个没有企划概念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是很难在市场上立足的。
在《史玉柱自诉:我的营销心得》书中79页有段话:市面上好产品太多,但做好的不到10%,核心原因就是策划没搞好,没有过策划关。在营销活动中,付出的成本最高的其实是人的智慧,就是策划的成本,而不是电视、报纸、网络推广的费用。
如今,企划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现在不是点子时代,也不是简单促销时代,而是系统性营销时代,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更要求我们的企划迎头跟上。当市场出现问题,而产品、人员、团队都很优秀时,不要总是抱怨市场难做,要深刻反思,企划这个环节有没有漏洞,系统性、创造性的企划有没有做。
总有一些经营者自诩产品如何出色,比市面上同类产品都要优秀,甚至还有诋毁主要竞争品牌的意味,这种心态非常自然,但问题是他却没把产品做好。产品好不一定就有好市场!好产品只是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如今这“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没有好的经营思想,没有好的营销企划,好产品依然会与市场失之交臂。
企划的核心是确定企业战略规划,要知道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追求的是结果文化,而不是历史文化。因此,跳出传统模式红利的娇宠,在平等、开放、透明中想方设法去吸引用户追逐,并根据定位发展战术营销。战略规划要求企业明确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据此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战略,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还是宁做凤尾,不做鸡头,是在对手薄弱之处出手,还是与对手针峰相对,是追求短期利润还是在意长期发展等都要有明确的企业规划。在战略框架的指引下,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基本策略都可以迎刃而解。
要知道,一个产品的成功,一个企业的成功,都有其特定环境、特定背景、特定的组合,很多老板在取得成功后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将过去某个产品的营销思维断章取意的转嫁到另一个产品上,这是很不合乎营销规律的,当然也是永远不能成功的,只有把个性化定制营销融会贯通的运用在企业产品市场运作的每个细节,让企业亮出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坦坦荡荡的生存发展,那才叫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