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渝中母城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研讨会隆重举行
“留住重庆母城记忆,提升渝中城市品质”,重庆市渝中区旅游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牟奇国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商会与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重庆三美品牌促进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会,重庆母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并邀请了10几个文旅产业的商协会和20多个专家学者,业内资深人士参会,使本次研讨会更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我们通过对重庆母城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找出母城文化对渝中城市文旅产业的作用和影响点,将渝中母城文化的精典遗产,转换成有价值的现代文旅产品,促进渝中文旅产业快速发展。渝中区旅游业商会组建了14人的研讨会项目组委会,先后召开了8次工作筹备会议,5次去现场考察调研,并找专家拟写调研报告。准备在今年两会上,建言献策。商会将通过本次研讨会,明年继续开展母城文化对渝中文旅产业发展和应用,有极其重要作用的研究考察工作;继续开展将母城文化转换成现在文旅产品的研发、品牌提升、运用推广工作;继续开展研讨会、展销会、品牌评选等工作。
重庆市资深文旅研究专家,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副会长龚长生在研讨会主题发言时说:重庆母城文化不仅是渝中区的一笔巨大财富,也是重庆文旅融合发展中一座亟待开发的″金矿",尤其是母城渝中区地处重庆核心区、全市旅游窗口和商贸大区以享誉世界的"夜景″资源等,承载着助力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的历史使命。开发母城文化″金矿",为城市发展赋能迫在眉睫。围绕陈敏尔书记提出的:把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连接起来,把历史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延续城市文脉,提升人文内涵,让历史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当代。在母城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很下功夫,做好母城文化与业态研究大文章,让母城文化为城市添辉……
2021年11月23日下午,在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渝潮坊举行“2021渝中母城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研讨会”上,蔡律在《关于母城文旅发展的问题和建议》主题演讲中指出,母城是承载过去或当地历史的重要区域,多数是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渝中区是重庆的母城,旧址、故居、街巷、步道,承载旧日故事,留存历史的余温,拐弯抹角的街巷之中“隐藏的惊喜”。
经过调研,发现重庆母城文旅发展的六大问题:
1、大鹅岭公园杂草丛生,小巷无名,缺少整体规划;
2、郭园、神仙洞、李宗仁故居隐于居民区、闹市之中,有断头路,于山城巷未形成母城有机整体,母城旅游微循环不畅;
3、民生、旅游人为阻隔;
4、旅游交通存在繁杂与安全隐患;
5、视觉艺术欠缺,缺乏工匠精神;
6、缺少文创产品的大品牌。
打造母城文旅的六条建议:
1、点线面立体打造母城文化公园;
2、建议用高科技手段修建水厂,连接山城巷第三步道,开放式保护打枪坝水厂纪念塔。
3、优化旅游交通线路。
4、用工匠精神、视觉艺术提升渝中母城夜游经济。
5、建议制订出台《加快重庆母城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
6、扩大母城文旅智库,创办母城文化国际论坛,吸引天下英才为母城规划、设计、产业、环境、治理、运营等献计献策。
五己百思威数字传媒(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荣蛟介绍《数字版权在文旅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文旅版权产业的数字经济新模式将打破传统文旅模式,通过版权出版,版权印刷发行,版权服务,文旅生态产业,文旅版权数字经济产业园,文旅教育培训,文旅智慧驿站等模式将文旅版权产业流程再造的创新模式。打造以内容为数字资产的数字经济,通过数字内容的流程再造,应用于各领域各行业,重塑文旅产业生态发展,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借助SLDCI体系构建文旅产业互联互通,由原生态文旅发展模式转化为多领域应用发展模式;打造文旅版权产业智慧数字平台,创建文旅各生态使用场景应用平台,方便文旅各层级,各角色的应用型数字化产业平台。
重庆拥有独特的文旅资源,挖掘母城文化内涵,打好渝中文旅名片,发展母城文化两江三区,母城文化两江四岸,母城记忆主城都市,母城记忆美丽家乡,巴蜀文化成渝双城等为主题的文旅资源。深挖母城文化,两江三区,两江四岸,主城都市,丝路重庆,成渝双城等文化旅游资源和母城文化内涵,促进文旅产业大发展;适合打造文旅版权产业数字经济,创建版权产业数字经济重庆文旅发展新模式。
重庆市渝中区工商联副主席、渝中区旅游业商会会长曾理:由于疫情防控反复,2021渝中母城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研讨会一再推迟,研讨会线上线下结合举行,今天如期举行,聆听各位专家、领导、同仁对母城文旅品牌发展的真知灼见,建议非常可取。代表商会对各位专家学者、领导、来宾、同行表示感谢,疫情反复,旅游业显得萧条,祈盼新冠疫情尽快告一段落。感谢渝潮坊和十八梯景区公司对本次活动大力支持,感谢研讨会组委会各位成员的辛勤负出!渝潮坊和十八梯景区公司对本次活动大力支持,让旅游业恢复正常,一些都变得美好!
蔡律 202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