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天星
在中国古代人眼里,日月星辰的运行,风云雷电的出现,都不仅是自然现象,而是和人间事物密切相关的,天道和人事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人对天象的观察有着悠久的历史,保存了大量的天文资料,体现了人对天道的关注。
古代风水学家从天象中选出了二十四个星官,与二十四山相配合,于是就有了二十四天星盘。天星有凶吉之分,二十四山也就有了凶吉之向。二十四天星传说中是宋朝的赖文俊创立的,他的著作《催官篇》就是由二十四天星论龙、穴、砂、水吉凶的。
二十四天星的盘式
二十四天星由于流传的不同,有多种不同的名称,不同的罗盘也有不同的盘式。

赖文俊《催官篇》的二十四天星为:天帝、阳光、天道、天厨、天市、天掊、天苑、天命、天官、天罡、太乙、天屏、天微、天马、天柱、天常、天钺、天关、天汉、少微、天乙、天魁、天厩、天皇。
徽盘的二十四天星为:天辅、天垒、天汉、天厨、天市、天掊、天苑、天衡、天官、天罡、太乙、天屏、太微、天马、南极、天常、天钺、天关、天潢、少微、天乙、天魁、天厩、天皇。
台湾、香港生产的罗盘上的二十四天星为:龙楼、玉叶、八武、帝座、銮驾、天吊、凤阁、金箱、鬼劫、将军、功曹、天罡、宝殿、金枝、炎烈、龙墀、帝辇、天杀、宝盖、玉印、劫杀、华盖、直符、地杀。

当运二十四天星
二十四天星的次序有一定规律,以龙楼为坐星之首,带着诸星按顺序随着元运而行,比如说现今是八运,元运八白艮卦当令,而龙楼就跟随在艮卦身旁,其它二十三星都随着龙楼之后按次序往下排。说白了,元运就是当运之皇帝,龙楼就是宰相,它带着诸大臣随在皇帝一个一个按顺序坐在自已的位置进行工作。二十四山配天星又有一种不同的配法,按元运的推法,在2004-2023年之间当下元八运,天星跟元运转变,例如以龙楼为主运的天星,在八运时,龙楼排布在艮山。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土星与木星每隔20年就要相会一次,处于同一直线;每隔60年,土星、木星、水星就要相会一次;每隔180年,九大行星就会处于太阳的同一侧,分布在一个小的扇面中,形成"九星连珠"。因这种天体运行规律永不改变,所以天文学家根据这种规律划定"三元九运"的时间体系,以180年为一正元,每一正元又分上、中、下三元,每元60年,每元分三运,即一至九运。同时,北斗七星加左辅星和右弼星的运行规律与地球上自然现象和人事吉凶之间存在某种暗合关系,在每运20年都有其中一颗星起主导作用。现在是八运,二十四天星分布图如上,在2024--2043年是九运了,九运天星的吉凶旺衰也用图例表示出来,以供大家方便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