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评审结果遗憾与失望-五致安徽省人社厅并阜阳市2021年中小学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


   两周前知道评审结果后,心情始终不能平复,久久不能忘怀,对评审结果表示遗憾,甚至是失望,我想和我她一样工作上付出巨大的努力的同仁们的心情也是如此。

   如果说自己工作不积极,不努力,不认真,如果自己没有什么业绩,没有对教育,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做点贡献,而只是泛泛的在体制内混日子,那么对评审结果还接受,可是多年来一直坚持阅读,一直坚持人生的底线和做人的原则,坚守师者的良心,严格遵守教师职业的操守,在名与利面前,不争不抢,坦然处之,是上级组织与同事眼中的老实人。在之前的呼吁文章中就提到过:从教十几年来,作为数学教师,更作为重点中学的数学教师,从未给任何个人进行过有偿家教,我想问的是如今有多少重点中学的数学教师没给学生有偿补过课?有多少重点中学教师真心拥护当下所推行的双减政策,而我一直是拒绝利的,担任班主任期间也从未接受过家长的宴请,送礼之类,因为在我心里我不想占任何人的便宜,我把做好我的工作认为理所应当,甚至对学生与家长的感恩都不奢求,其实相比其它,我认为我从来没增加学生及家长的经济负担,家长应该感激的,而我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就一直在践行双减精神,不为别的,皆因我的骨子里从未有逐利的思想,而只是想通过不断的去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其实我是师范专业出身,但在大学里我就立志当公务员,也为此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比如考公务员需要大量的文科知识,而对理工男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不断的从学校图书馆借书看,每天不断的前往学校阅览室,去阅读最新的新闻周刊等时政,经济类,社会类的期刊与杂志,边学边悟,但由于没有经过系统训练,或者跨学科的自学能力有限,几次在转向公务员的时刻都差一点火候,特别是在关键时刻需要突破的时候难以逾越,但我仍在努力,但已看得很轻。在这里想说的是现在教育领域,医疗卫生等偏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晋升的空间很窄,很有限,而公务员即使基层公务员工作三五年直接就晋升副科,有的是实职副镇长,而工作十余年,大约35岁左右,当镇长,局长的比比皆是,那让混几十年还是一般工作人员作何感想?这些年轻人不乏有一些非常优秀者,可我想更多的是这个时代,目前的政策环境把其推到这个位置,即使如此,选人用人的视野就应该拓宽,从企事业单位,甚至从民营企业的高知中去选用,至少选择的空间要大一些,也能兼顾各个群体的诉求。

   回到职称评审上,可以说许多一线教师倾其一生而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对老实八交,不善于逢迎,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的人,不可能在职务晋升上有所作为,而只能在职称评审上取得突破,特别是能评的时候就能评上,否则即使你工作上再努力,只要职称上不去你照样工资比别人差一大截,而且以后工资定岗调级等一切福利待遇你都比别人迟半拍,所造成的心理阴影是越积越深,很难消除的。比如在我身边,有许多50岁甚至50多岁的同仁现在还是一级教师,其实从年限上说,十几年前他们就够评的,可是被各种评职称消极因素制约,迟迟不能评上,对职称评审已经失望至极,而主动拒绝职称评审了。我想一开始谁都不会拒绝职称评审的,因为作为教师还是希望职业生涯的完美收官结束的,何况评上高一级职称还有工资福利的增加。和他们已评上高级的同学的工资收入对比,这十几年来各种福利损失应该可以购买一辆20万元的车,他们的心是多么的凉呀!教育学生是要有的温度的,而对待在一线辛苦与不易的教师同样需要温度。只有凝聚更多一线工作者的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形成在工作上强大动力与合力,为安徽乃至全国创先争优更主动,更积极的做好为人民服务的事业,才能实现党与国家与个人的事业紧密的联系再一起,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在财政支出上,比如今年和我类似情况的案例在全市不过几十例,按照当地高级教师的工资标准,月均增资600元左右,年均增资7200元左右,几十人一年增加的财政支出几十万元,相对全市几十亿的财政收入来说应该是没有大的影响的,可是他对广大付出心血与努力的一线教师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它让更多的基层工作者看到希望,看到努力的意义,看到不需要走关系,只要自己努力,只要在认真做事就能获得认可,满足,就能维护,守住知识分子的底线与尊严,而这必将极大激发广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深深扎根,奉献在为人民服务,为国育才的教育事业中,为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