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於古道上的文学守望者(连载六)
——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商南县文联主席姚家明
翁大明
2,挖掘地方文化
商南地理区位独特,人文资源厚重。探寻商南文化,打捞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记忆,一直是姚家明作为文联主席后所追求的目标。以文化溯源为方向,姚家明主编了六部历史文化方面的专著。
《商南人文荟萃》是姚家明主编的第一部地方文化专著。早在2008年,姚家明就带着一班对本土文化非常感兴趣的文化人,深入全县各乡镇广泛收集资料,开始了对商南民俗文化的研究,随后他们又到周边的西峡、卢氏、郧县、汉中等地进行考证比较,到这年年底,这部专著就出版面世了。这部专著详细地介绍了商南的年时节风俗、丧葬风俗、民间风俗、酒俗及礼仪、衣食住行、民间文艺、民间工艺、民歌、宗教及古文化。在这部集子里,依稀可见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李自成屯兵金钟山、苏娘娘挥剑平叛军等精彩历史画面。读了这本书,读者对商南这个“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的历史底蕴便有了更多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商南民间故事大全》是姚家明主编的第二部地方文化专著。商南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传承民间故事,就是传承历史文化。2010年,县文联把历时两年挖掘、采集的商南民间故事整理出来编辑成部书。这部由萧云儒题写书名、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包罗了神话、传说、民俗、故事等多方面的内容共180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研究商南历史渊源、文化脉络、民俗沿袭,道德传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0年12月10日,《商南民间故事大全》首发式座谈会在商南宾馆举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晓燕,县人大副主任全强胜、县政协副主席黄元雍等县级领导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全体编委会成员、编辑及本书作者等6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此书的出版,让散落在商南民间的动人故事得到系统地归纳和整理,是对我县民间文化所进行的一项非常及时的抢救性工作,为今后研究商南历史,发展民俗风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并为打造“文化商南”、传承商南民间文化,进一步提升商南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范蠡在商南》是姚家明主编的第三部地方文化专著。2014年,商南县委县政府准备在任家沟打造“范蠡园”,计划把“范蠡园”建设成为商於古道上的重要景点和独特文化之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姚家明把商南数十位文学爱好者、古文化研究者组织起来,对商圣范蠡进行细致考证,证实范蠡在古商邑活动的时间长达22年。仅在商南期间,范蠡就有建立商都南苑、题诗西寺、春游柳林、热恋沐河、泛舟丹江、四聚四散、兴建范家老屋、文碧峰赋诗、经商造秤等民间流传的故事。姚家明鼓励大家,通过文学的形式进行合理地想象,将陶朱公、范里村传说、商人、冲喜、岔谷鱼等传奇故事,还有人们口口相传的红鱼口、凉鱼儿、茹翠、上苍坊、药葡萄故事,变成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范蠡在商南》一书共25万字,收录了28位作者的44部作品,是一部研究商圣范蠡的重要文献。
《商南民俗文化专著》是姚家明主编的第四部地方文化专著。2016年,姚家明进一步研究了商南的历史渊源,了解了一些新的、在以前所编的书籍里没有出现过的习俗,编成了这部专著。这部专著一经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立即引起民俗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和商南广大群众的热烈追捧。商南地处秦头楚尾,集纳南北,五方杂处,历代移民汇集,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地移民因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心理不同,形成了诸多与外地殊异的风情民俗。把这些风情民俗挖掘出来,整理出来,无疑对于商南人了解自身的文化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部专著共分商南方言、饮食风俗、民居风俗、礼仪风俗、民间婚俗、丧葬风俗、岁时文化、商南年俗、信仰禁忌、求雨习俗、宗教习俗以及艺朮文化风俗共十二章,进一步对商南这个“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方文化习俗进了抢救性的挖掘、打捞、研究和传承,使古老的秦楚文化奏响出新的乐章。
《商南好家风》是姚家明主编的第五部地方文化专著。在编撰《商南人》的过程中,姚家明就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商南人的人口源流——多数是明代洪武年间“山西大槐树”移民,以及清代乾隆年间的“江南人”和“下湖人”,当时姚家明心里就有个疑问,这些由不同区域的移民汇集而成的商南人,为什么能形成目前这种既相互包容、又开拓进取的性格特征?为了进一步探究,也为了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要求,姚家明于2017年启动了挖掘商南家风家训这一文化工程,积极组织部分作家、文学爱好者翻山越岭、走村入户,深入10个镇办、50多个行政村,开展大量的调研走访工作,全面挖掘商南的家风家训,经过多次座谈、整理和修改,编辑出版了《商南好家风》。这部专著对所收集到的100多个家风家训进行了比较,从中精选了36个具有代表性的姓氏,把他们如何倡导文明家风、教育子女、勤俭持家、睦邻和善等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家训进行了认真整理,同时整理出20多篇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家风故事及一些国学精粹,在全县掀起了学家训、正民风、除邪气、做善事、比贡献的良好氛围,努力起到传承、育人、教化的作用。
长安大学一位研究国学的老教授阅读了这本书后,激动不已,马上给董建莉部长写了一封信,称这本书是他所见到的十八大以来研究家风家训的最好一部书,他要亲自推荐给省委宣传部和各大院校,向全国推广学习。
《商南古山寨》是姚家明主编的第六部地方文化专著。商南这个地方,除了姚家明以长篇小说的形式曾经写过的李自成屯过兵的闯王寨,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年代待考的古山寨,这些古山寨没有了刀光剑影,沉寂在商於古道的尘埃中,如不尽快进行抢救性挖掘考证,真会被岁月的风雨冲刷得一干二净。为了复活这些古山寨里的历史文化记忆,从2019年初开始,姚家明便组织发动全县文学和摄影爱好者,踏遍商南的山山水水,探寻古老山寨遗迹。他们先后登上了生龙寨、仁和寨、朱家寨、青山寨、霸王寨、玉皇寨、黄龙寨、朝阳寨、天宝寨、石砚寨、空山寨、中和寨、鸡冠寨、千丈寨等30多处古山寨,创作了大量的优美诗文,拍摄了无数精彩的照片,最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撰成《商南古山寨》一书。这部专著让那些藏在深山老林中的商南古山寨重见天日,款款走进人们的视野,也让那些兵荒马乱的岁月走回了人们的记忆,既保护了古文化,又使人们对美好生活倍加珍惜。
2020年7月8日,《商南古山寨》首发式座谈会在天鹿酒店举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董建莉,县政府党组成员、金丝峡管委会主任赵有群等县级领导出席了会议。在会上董建莉部长给以这本书极高的评价:“《商南古山寨》印刷精美,文章朴实动人,既有文学性,又有史料性,是一本珍贵的抢救之书。《商南古山寨》这本专辑的出版发行,对于丰富商南历史文化底蕴,助推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创建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2021年5月26日,商南县文联举行《商南红色文学作品选》首发式暨纪念5.23文艺座谈会,一本史料详实、图文并茂的《商南红色文学作品选》在举国欢庆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本《商南红色文学作品选》是姚家明主编的第七部地方文化专著,全书30余万字,收录了胡中华等30多位商南籍作者的53篇作品,其中诗歌14篇、散文22篇、小说17篇。全书以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了革命战争时期,英雄的商南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浴血奋战,不畏牺牲,走过的极其艰难的战斗岁月。从活动策划到实地考察,从组织稿件到编辑出版,姚家明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部著作的编辑之中。编辑这部红色文学专著不仅仅是因为他爱好文学,更多的是因为他跟亿万中国人民一样,表现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热爱。
与此同时,一部《商南古驿站》地方文化专著的编撰日程,又摆在了姚家明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