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曾祥裕 曾海亮

(温情提示:曾祥裕为满足升华学习赣州杨公古法风水之需,曾祥裕将于3月16日在赣州城办新春杨公古法风水高级进修学习班,咨询电话和微信号13766307454)

大年初六,我沐浴暖阳,来到东河大桥一侧的码头散步,码头空空荡荡,河中只飘浮着几只小渔船。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我梦中常浮现的码头行人穿流不息,河上千帆竞渡的画卷不复存在。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水是维系人类生存的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早的物流载体。

赣州城这个南赣大盆地得益于由章,贡二水环抱。贡水为赣江正流,发源于赣闽交界武夷山,沿途接纳湘水.濂水、梅江、平江、桃江等支流汇入。章水发源于聂都山由池江和上犹江汇合而成。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章江、贡江有情环抱,交汇于龟角尾,流入赣江。赣江紧连鄱阳湖,直达长江。

在水运发达年代,章贡两江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蔚为壮观。

我长住在贡江河畔,几分钟从新城门下码头,就可站在船头跳入河中游泳。

涨水时船与船联结成长阵,可从一条条船漫步到2千多米外的龟角尾。

那时大部分生活用品是靠水运过的来的,可以说章贡两江以及赣江是当时赣南各地物流运输的生命线。

水运时代码头经济带旺一方百姓。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正因为赣州是赣江源头,在水运交通时期,章贡两江依托赣江黄金水道,赣州在唐代成为“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宋代“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为当时全国36大城市之一;清代“八境台前春水生,涌金门外万舟横”等内河航运时代的繁荣画卷长驻我心中。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据考,赣州城的古码头,最早发展的是官家的贡赋、漕粮和盐运及商贩走卒的流动贸易。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1937年,赣州有码头26座,即龙南码头、信丰码头、兴国码头、于都码头、宁都码头、石城码头、会昌码头、

瑞金码头、吉安码头、广东码头、万载码头、涌金门码头、柴炭码头、北门大码头、西门大码头、盐码头、南门大码头、二码头、梅(家)码头、杨梅渡码头、下营角码头、营角过渡码头、建春门过渡码头、涌金门上渡过渡码头、涌金门下渡过渡码头、粪便码头。

1939年,又增设布码头、福建码头、林家巷码头、关门口码头。

在码头水运繁华的同时也成就了赣州造船的迅猛发展,宋代赣州的造船业在全国已独占鳌头,年产量达650艘之多。

水运贸易的发达,为政府扩大了税源,赣州赋税在宋代时居全国前列,宋熙宁十年(1077年)时税额达51229贯,居江西之首。

码头上有江湖,精明强干的人纷纷在章江边、贡江边打码头、抢地盘,竖起各家码头的旗帜。

实力雄厚者捷足先登,抢占了地段优势的码头,如广东码头、福建码头。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近水楼台先得月,码头经济也带旺了周边商业和手工业,赣江路一带的打铁店就有十多家,多为船上加工制造铁锚、铁链、铁钩之类用具。

码头经济带动了一方能干人先发家致富,如龙南徐老四贩卖木材发家营建了豪宅;水东 七里古镇拥有池氏、舒氏、邱氏旺族,他们有的将七鲤镇瓷器到海外,有的靠贩运木材,而积累财富。

建春门诚信街、六合铺、灶儿巷以及涌金门的濂溪路、中山路、赣江路、东郊路等街巷商铺林立,贸易繁荣。

食色,性也。船上有钱人要上岸放松取乐,寸金巷、桥儿口、攀高铺等一带的吃喝玩乐、赌与嫖等场所遍地开花。

岁月流转,一切都在变,风水轮流转!

随着近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产模式和运输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带动了公路、高速、铁路、航空建设全方位高速挺进,随之而来的是赣州的码头经济逐渐走向了没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赣州地市航运公司一夜工夫消失啦!江边的造船厂也歇业,消失啦!

昔日繁华热闹的码头经济落幕后,码头变得冷寂,有的码头因此被毁掉,江面也显得空空如也。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这一话题,更警惕我们无论哪一个行业,都要居安思危,都要敏锐捕捉时代风云,业态变化趋势,只有与时俱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但我心中永远有章贡两江码头的位置,因为它承载了我生命一段苦涩的青春岁月,我读高中时以及毕业后一二年我曾在赣州地区航运局亲友的介绍下,曾在章、贡两江的江边码头作过搬运工,上下运货,扛过木头,也从河边挑砂登过水西、水东、北门等地的码头,吃过了不少苦,也被工头克扣过工资。

这段刻骨铭心的码头打工经历,让我体验了底层劳动人民劳动的艰辛,锻练了我身处困境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性。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

 

风水轮流转   从赣州古城水运码头文化的衰退漫话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