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建言:说好的价值投资呢?


    近两年来创业板指数由最低的1200点,一度上涨到3430点,涨幅近2倍,就连落后的上证指数都由2440点最高上涨到3720点,涨幅也达到50%,但是反映在个体上,创业板市场80%以上的个体的价格都没有创指2000点时高,而上海市场也是如此,至少有一半的个体的价格低于上证指数2440点时的价格,而在市场的另一端,以贵州茅台为首的茅台类个体却在疯狂的持续上涨,而且还被市场吹捧为没有最高,只有最高,说好的价值投资哪去了呢?

   按照价值投资的理论来看,贵州茅台的市盈率由前年的15倍一度跃升到今年的72倍,而酱茅海天味业的市盈率150倍左右,而更离谱的是比亚迪动态市盈率161倍,静态市盈率456倍,如此高的市盈率,现在回避价值投资说法了,而变换为核心资产口号。价格没有天花板,为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模糊概念,超级资本以及信奉者的口号真是恬不知耻,从涨幅上看更离谱,以上个体的涨幅较历史低点上涨都超过10倍,而刚才所说的整个市场4000只个体,有2000多只不仅不上涨,而且还创所在市场近五年最低位时的价格。也就是大部分个体在创新低,只有极少数(不过100只)在反复创新高,在这样的市场里谁能挣到钱?只能是极极少数,难道如此畸形甚至可以说操纵就是我们想要的市场吗?难道这是为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提供资本性收益的市场吗?市场成立的初心在哪?超级资本的良心何在?

   大家都应该知道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利润的来源是差价。如果买价高于卖价自然要亏损,而在资本市场也是如此。试想在一个有着4000多只个体的市场里,80%的个体价格在持续的阴跌,只有5%不到的个体在持续创新高,不是说明个体有问题,就说明运行机制,体制有问题。国外还有风险对冲的工具,而国内只能看着几千个体的价格在持续下跌,要么割肉出局,要么进一步亏损。如果买到的是巨亏股也罢,但买到的是许多商业银行的市盈率仅5倍,而且许多个体都跌破净资产,但是就是无人问津,价格持续萎靡;再如权重大基建比如中国建筑,中铁,交建等市盈率也仅在10倍左右,而且价格也是连创新低。有人说这些是长周期类,投资期限长,资金流回收缓慢,那所谓的价值投资要义之一不就是长期投资吗?低估值投资吗?

  回归到本轮市场上行的主体即茅台类,里面云集了中国最广大的资金资源。在近发展史上,超级资本有多少带领全国人民致富奔小康的?他们在市场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是强化自己的利益,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不是维护一小撮力量的利益,而是维护更多的上市公司和更广泛的市场参与者利益的。不容得超级资本从市场攫取甚至掠夺超额利益,对侵蚀市场根基的行为要敢于亮剑,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