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据中国龙文化研究院院长宏泰介绍,在中国的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中国人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则潜渊。”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龙,其形有九;角似鹿,鼻似狮,眼似兔,耳似牛,颈似蛇,肚似蜃,鳞似鲤,掌似虎,爪似鹰。”

龙历来代表一种权威或势力,神性日增。龙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突起的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魔爪表现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复象征宝贵;金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和善良等。

据此可以说,龙的产生当在夏朝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而后“由于佛教传入,印度龙文化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龙文化,龙的文化趋向丰富多元,再后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象征”。

宏泰院长表示,今天,龙的图案已和千万人民艺术创造热情重新结合,在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获得了无限的艺术生命。 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龙是中国人的象征,中华民族骄傲地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这些都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