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总熵为什么是一个固定值


 宇宙的总熵为什么是一个固定值

 

 

1850年,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首次提出熵的概念,用来表示任何一种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能量分布得越均匀,熵就越大。一个体系的能量完全均匀分布时,这个系统的熵就达到最大值。

在信息论中,熵表示的是不确定性的量度。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在其著作《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了建立在概率统计模型上的信息度量。他把信息定义为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社会学意义上,熵表示世界和社会在进化过程中的混乱程度。一些后现代的西方社会学家,熵的概念移植到社会学中表示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即社会生存状态及社会价值观的混乱程度将不断增加。按这些人的学术观点,现代社会中恐怖主义肆虐,疾病疫病流行,社会革命,经济危机爆发周期缩短,人性物化都是社会增加的表征。

一般而言,所谓就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状态函数叫做熵,用S表示。

笔者认为,从有限的角度看,或在有限的空间内,确实存在熵增加问题,但从无限角度看,在无限的空间,从整个宇宙看,宇宙的总熵是一个定值。

为什么,因为宇宙是无限循环的。所谓循环,就是一个熵增加,一个熵减少。

为什么宇宙是无限循环的,因为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中的所有现象,都是循环的,没有例外。这也是一种间接证明。

所不同的是,只是循环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大循环,有的是小循环。所谓静止,可以看成是循环半径为零的循环。实际是宇宙没有静止的,都在运动,都在参与无限的循环过程。

宇宙就是一个无限个无限循环的有机组合。是大循环中有中循环,中循环中有小循环,小循环中有更小的循环,以至于无限。而大循环外也有更大循环,也是以至于无限。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用反证法来证明,若宇宙的总熵值不是一个固定值,则循环就不可能一直无限进行下去,这与观察到的宇宙存在是有矛盾的。

既然宇宙的总熵值是一个固定值,这个固定值是多少,我们可以假设为“零”。

宇宙内部的循环改变了“零”的状态,让宇宙中的一些存在有“正”熵,宇宙中的一些存在有“负”熵,但总和还是“零”。

 

以上猜想及证明,仅供娱乐。

 

宋圭武2021327日星期六写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