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去!曾祥裕风水团队从南京梅花山“观梅轩”到浙江绍兴汪家山考察随笔
曾祥裕 曾海亮
(温情提示:赣州是杨公风水的发源地,曾祥裕传承杨公古法风水,弟子遍及海内外,决定于5月1日,为零基础者开办一期杨公风水基础班,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之中,咨询电话和微信号13766307454)
春光明媚,正是游学好时光!曾祥裕风水团队从南京梅花山“观梅轩”到浙江绍兴汪家山 。考察了汪氏葬地遗址和其故乡祖地。
凡是出卖祖国的汉奸都将永远钉在在历史耻辱柱上,民国大汉奸汪精卫,令人无比憎恨,生前卖国罪恶大,死后残躯付劫灰。
1944年11月10日,大汉奸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附属医学院病情恶化病死,终年61岁。
汪精卫生前非常喜欢梅花,汪伪政府官员及他的妻子陈璧君决定将他葬在朱元璋明孝陵前的梅花山山顶。这里风水绝佳,汪精卫的墓地规模非常大,仿照中山陵设计,其中坟冢呈现半圆形,使用了质量最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准备迁回南京,全国一致要求惩处汉奸。蒋介石对汪精卫也非常痛恨,他要求何应钦秘密炸毁铲除汪精卫墓地。1946年1月20日深夜,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破声,汪的坟冢四分五裂,砸开棺材发现汪精卫的尸体还没有腐烂,肯定是做了防腐措施,后被焚毁,其骨灰被扔进水中。
曾祥裕风水团队曾考察南京孙中山陵园时顺道去了梅花山,登上“观梅轩”,这里就是汪精卫墓地的遗址,眺望四周群山环抱,气象万千,果为一方风水宝地,但是宝地留给有福人。大汉奸汪精卫不配享受这方风水宝地。
上世纪90年代,人们在汪精卫的遗址上树立了一尊汪精卫双手反绑的跪像,面向中山陵方向,寓意向孙中山谢罪。
从南京考察完毕,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浙江绍兴考察,据朋友介绍,绍兴四丰村是一方好风水。
它的对面就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首会稽山和王阳明之阳明洞天。
四丰村龙头山,因葬有汪精卫的祖父。当地村民也把这座山称为汪家山。
我们这次考察幸得绍兴四丰风水师王先生带路冒雨上山。上山路上 竹子簇拥着包围汪家祖地,如果无人指点很难发现。我们冒雨找到藏在荆棘杂草中的汪精卫祖坟。
汪家的祖坟一字排开,一共立有三块墓碑,因为荒废多年,坟顶已不太明显,墓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见。其中有一块墓碑上刻有汪精卫祖父汪云的名字,还有几块是汪家其他的先辈。碑文上刻着“甲戊仲夏重修”等字样。
经测,汪家祖坟坐向为寅山申向,左水倒右, 巽巳方来水,出辛戊方,玉带水绕过山下,来龙从东方发脉蜿延而入首,群山环抱,不乏秀峰,其中艮、甲、乙、辰、丙峰稍高,朝应峰秀丽,谓秦皇山。
据介绍, 汪精卫之祖父汪云(1786~1844),字缦卿,号曼亭,系道光二年(1822)举人,后选授遂昌县训导,对当地教育事业颇有贡献。陆游鉴湖之快阁即是汪精卫旧居,汪云中举人的匾额,直到民国时期尚悬挂在兼有“香火祠”性质的偏门外钟堰庙中。汪云生有四个儿子:汪珏、汪士林、汪璘、汪琡。汪云的幼子汪琡(1824~1897),字玉叔,号省斋,国子监生,生长在绍兴,
汪精卫的父亲汪琡,字省斋,从小在绍兴寒窗苦读,可是几次应试,都名落孙山。汪琡眼看功名无望,绍兴是出“师爷”的地方,他就转而习幕,熟谙刑名钱谷之事。大约在咸丰年间,汪琡带了妻子卢氏,去广东游幕,遂寄籍番禺县,住在广州城。汪精卫是汪琡侍妾广东人吴氏所生,所以 原籍绍兴对他印象很深。
我们梳理历史,客观来说汪精卫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家族,也是一个大才子,祖地一方好风水和自小在书香环境中成长,先天和后天环境造就他器宇不凡,笔才和口才相当了得。
汪精卫曾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写过最有名的《革命之决心》说:现在四亿人民正如饥泣的赤子,正在盼等吃革命之饭。但烧熟米饭所需的一是薪,二是釜。薪燃烧自己化为灰烬,把自己的热给了米,使米变成了饭。釜则默默地忍受水煎火烤。所以作为革命党人,一是薪,为薪的人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二是釜,为釜的人需要有坚韧的耐力,愿意把自己当作锅釜,煎熬自己来煮革命之饭。
汪精卫曾赴京刺杀清政府的高官,以此用鲜血来证明同盟会的领袖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以便让所有人重新树立起对革命的信心。临走时咬破手指给战友胡汉民留下血书:“我今为薪,兄当为釜”。胡汉民见到血书时竟哭晕了过去。但是汪精卫的刺杀行动并没有成功,最终被捕入狱。
汪精卫在狱中每日作诗,最有名的是《被逮口占》(又名《慷慨篇》)。诗中几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饮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其中“饮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被当时爱国青年广为流传,成为一时佳话!
但从“二次革命”失败后,汪精卫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汪原以为推翻了满清政府,中国就会变成一个民主富强的国家,可现实竟然是如此的结局。汪精卫渐渐产生了悲观情绪,从一个狂热的革命青年,变成了一个踌躇多疑的政治家。最终沦为汉奸,走狗,卖国贼!
史学家认为,汪精卫是一个不甘于落伍的人,他一生活跃在中国政治的风口浪尖,从早年的革命者,到晚年的通敌者,身后的“汉奸”,汪大起大落的人生悲剧,落得一个死后无葬身这地,残躯付劫灰的悲惨下场,这结局反映出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也反映出历史的残酷。
我们考察完毕,唏嘘感叹,汪精卫不得好死,这是天怒人怨的报应,但是连累到无辜的祖地,淹没在荒草地中,无人祭扫,其祖上在天之灵也因家门不幸,出了汉奸而为之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