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持续盈利能力的三大策略:(1)将产品提升到一个高度
有时候,我们往往会被一些耳熟能详的事情搞蒙。比如:比肩国际,尖端科技,领先水平等等。其实,这些大多是虚词,就拿“比肩国际”来说,由于没有对比,“国际”就无法落到实处,就无法用实体体现出来;而“领先水平”却又常常会被别人超越。再比如:高价回收,拿个盆盆就换坏了的、旧了、过时的手机,还叫“高价回收”;而“旺铺招租”就更离题千里了。试想,都是“旺铺”了还愁“招租”。
世界充满着迷幻,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落入窠臼与陷阱。为此,小微企业的成长,面对前进道路上所遭遇的种种“迷雾”,如果不谨慎并“独具慧眼”,是很难长大的,更别说“活着”了。笔者精耕市场多年,认为小微企业如要得到成长,必须自创立之日起,就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那么,打造持续盈利能力,就应当具备以下三大策略。
第一策略,将产品提升到一个高度
一、树立工匠精神
笔者年轻时代,由于做事认真,总被朋友劝“差不多,就行啦!”为此,许多时候对事情的认真态度,得罪了一些朋友,但至今仍然禀性难移。这是个“差不多精神”,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就是做事情仅仅满足于90%,而不追求100%,就是差不多就行了。这个特征,事实上就是“工匠精神”的缺失。
我国古时就有:“玉不琢,不成器”。从历史来看,华夏民族并不缺失“工匠精神”。春秋时期,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鲁班(公输班)就是最杰出的代表。可以说,“工匠精神”其实早就“种”在华夏民族的精神里头了。只是人性的“懒惰”面拖垮了“勤奋”面,二者之间在“博弈”中,“懒惰”暂时占了上峰而已。
伴随着国家的强盛,人性的“勤奋”面正驱逐“懒惰”面,这个时候,“工匠精神”就体现出来了。但是,仍然有部分的小微企业在当下的大好形势下没有用“勤奋”去战胜“懒惰”,所以,生存状态并不乐观。
事实上,“工匠精神”的内涵,早就有前人归纳,笔者照录如下: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其精神内涵包括:
A.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
B.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
C.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
D.创新。“工匠精神”还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对,就这些。所以,我们说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因为,“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有了过硬的品质,才会有广阔的市场。
比如,笔者参与规划的“知谋酒”产品,在提高酒产品的品质上,真正地是下了工夫。自物料进入生产线后,首先须避免因为操作或使用不当,而造成物料作业不良。每工段及相互工段需进行自检、互检、及抽检。严格按照酱酒的生产方法一丝不苟地执行,而且成品需品管进行检查,合格品才可以入库。最终,在“工匠精神”的导引下,酿出了可以“比肩茅台”的“知谋酒”。
有朋友曾经大言不惭地对笔者嚷嚷“您知谋酒再好,也好不过茅台。”于是,隔日,笔者就专门提了一瓶“知谋酒”去请这个朋友吃饭,当场打开“知谋酒”来喝,开启瓶盖时的一刹那的酒味笔者就不详言了,因为,喋喋不休的朋友瞬间收声,对着笔者开启的“知谋酒”倒吸了一口气就已经说明了酒的品质。
自然,上了菜,斟了酒,笔者的朋友咪了一小口后,就一直笑盈盈地一杯又一杯地与笔者碰杯喝着“知谋酒”,直呼:好!好!好!时时忘记了夹菜。
笔者理解,这就是将一个产品提升到一个高度的策略,它就是“工匠精神”!
二、质量领先原则
我们都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质量的提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来参与。作为企业,其实都希望员工多观察、勤思考,主动学习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以主人翁的精神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来,并积极为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进言献策。
然而,许多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小微企业,仔细考察,您就会发现“随意性”的“懒惰”导致了企业产品的质量低劣。
要知道的是,质量代表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生命之所在,每个企业要有好的效益,就必须对产品有一定的质量标准与要求,质量一旦没有,也将意味着企业即将走向亏损甚至破产的局面,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A.加强管理。不能因为是小微企业,就放松纪律。不能因为是亲戚、哥们伙伴,就不讲制度。众所周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加强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许多小微企业的创始人都喜欢一句话:我要结果。其实,没有过程控制,怎么可能获得一个良好的结果?过程控制,其中包括对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操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管理。过程管理相比其他环节复杂而多变,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自检自查的责任感与能力,又需要他们能够严格执行制定好的工艺标准。否则,产品质量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因此,制定一套完整的工艺管理的高标准细则,就显得非常重要。
还有就是,必须进行严格的现场管理。企业的生产要求,企业内部管理应该是经营管理程序化、生产服务标准化和员工个人行为规范化等的和谐统一,这是保证产品的基础性工作。
在现场管理上,一是抓内部规章制度的完善;二是抓员工的行为规范。按照各车间周转工序制定出合理的现场管理与操作规范,天天监督,日日检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职业习惯,同时通过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公德素养,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自我的约束能力,使企业普通员工成为高素质的企业精英,这样可使企业营造出环境整洁、生产规范的氛围,从而保证并促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B.人才培训。企业通过员工的素质体现,企业产品是由全体员工共同生产,因此员工的技术水平、思想素质及精神状态都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
C.提升视野。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应不断学习同类产品之所长,发现同类别产品之所短,然后,去补足它,完善它,提升它,从而满足市场的需要。只有这样,与同类别产品相比时,总是保持“领先”的角色,您才敢像可口可乐说的一句广告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知谋酒,在当初的“质量规则”计划时,笔者就与“知谋酒”品牌创始人就酱香酒“12987坤沙工艺”多次讨论关于酒品质量提升的问题,在遵从常规酱酒的传统酿造方法上,知谋酒量身定做了“口感顺畅,入口圆润,回味绵长”的“十二方针”,并专门针对“知谋酒”制定了《九转十三关》的酒品品质、产品包装、市场品牌的质量要求。由此,“知谋酒”500ml成品酒一经推出,才不同于其他酱酒的品质,也才敢拿出来与众人品尝。就像常人说的“赤水河沿岸有众多酒厂,仅茅台镇就有上千家,但都酿造不出与茅台酒品质比肩的酒来。” 但是,那是昨天。今天,“知谋酒”在《九转十三关》的指导下,其酒品品质“比肩茅台”可以说已做得相当不错。拥有这样的荣誉,该是“知谋酒”在其独特的发酵和酿造工艺上,酒品生产厂区的独特环境因素上,赤水河水源的挑选上创造的结果,通过市场的检验,品味正逐步地得以彰显。
三、极致产品锻造
所谓的“极致产品”是指当下对于市场的状况总是处于领先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将被自己打破和超越。
因为,技术的精进,将不断推进产品的进化,在这个进化过程中,一旦保持“领先”,自然就创造了“极致”产品。所以,才有“将产品做到极致,您将所向无敌”的说法。那么,创业产品在这种进化中,我们将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品初创找“刚需”。做好产品的品牌定位,分析用户和目标市场,确定产品品牌的核心概念。
一个好的产品,往往能够反映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在产品推出市场之前,要判断您推出的产品是否具备“刚需”的需求。在“刚需”产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产品设定为需要、需求、欲望等三个概念的产品。
需要,就是市场有需求,但选择性比较大、宽,这时市场竞争会比较大,您就要考虑做这个产品需要配合消费者的体验,体验性越强,产品的竞争优势就越好。比如:生活用品,米、面、油、菜等等。
需求,就是市场上由于消费者在某个场景中必须要使用,所以,需求就比较大。如,去爬山就需求有“登上鞋”,功能上也突出,您的产品就越有优势。比如其他的:通讯产品、电子产品、办公用品等等。
欲望,基本上要具备以上“需要、需求”的两个功能,着重于消费心理的感受,会从心里感受去体现高贵、典雅、荣誉,一些奢侈品大多是“欲望”产品,它们的重点是强调国际品牌的优势。
这个阶段非常关键。所以,在这个阶段,围绕“刚需”打造好您的产品的品牌核心概念,完善产品的使用功能,才能彰显出产品在市场中的价值。笔者在规划“知谋酒”品牌理论时,就是在围绕“刚需”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智慧”的品牌核心概念的。因为,作为中小微企业的创始人、高管,在排解企业困局的时候,需要的是超高的“智慧”,彻夜难眠的境况太多,这时,一杯酒,睡一觉醒来后精神抖擞,或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在朋友间,在书籍里,在老师处获得解决方案。就是“知谋酒”的“刚需”所在。
第二阶段:产品验证说“痛点”。从产品的0到1的过程,设计产品的模型,构建产品品牌的1.0版本,进行可行性验证并推广。
消费者在生活中,但凡对未来憧憬的群体,关心的是你的产品能否解决他们的痛点、改变他们的生活。因为,企业制造产品的目的,是解决用户的实际需求,但需求绝不仅仅只有一种。所以,“痛点”的强、弱,是您打造极致产品的方向与目标。
一个饥饿的人,需要的是一餐饱饭;一个瞌睡的人,需要一张床。这,就是人的“痛点”,相对别的需求,就只是“饥饿,瞌睡”的人的“弱”痛点。
“知谋酒”在设置产品的“痛点”时,针对目标顾客,就是对“强”痛点着手来设计,把“知谋酒”设置为解决企业难题“智慧”引申的痛点,从而一步一步地“渗透”到消费者的潜意识里,让“以酒解愁”真正地“智慧”起来。
第三阶段:极致领先看“频率”。这是从产品1到N的过程,产品打磨和迭代,从产品到品牌的影响,做用户增长和持续消费。
这个阶段的解决方案,在于“频率”的应用,是否时常与您的产品打交道,在一定场景中使用您的产品,是真正“极致”产品的最佳体现。所以,产品的细节、工艺、功能、包装等整体形象一定要完美匹配,呈现出无可挑剔的使用“频率”价值。
产品使用“频率”越高,您的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就越凸显。集中一个狭窄领域进行目标顾客的突破,在您的企业刚起步时,是极致产品打造的最佳策略。
如何让“知谋酒”成为企业创始人、高管在酒宴场景中高频率使用,唯有“智慧”才能撑得起“知谋酒”的身价。没有“智慧”,一切企业的前途尽该枉然,更何况极致产品本身就是“智慧”的博弈?自然,知谋酒“比肩茅台”,就是要做极致产品的榜样。
这是一切产品的高度,照做,能成就您的极致产品。我们值得期待!
请关注本文的读者:敬请期待后续《第二策略,全面打造您的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