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四日行(6):五里桥


 泉州四日行(6):五里桥

2010-11-7

我本来要坐公交车去五里桥的。五店市有直达五里桥的专线车,票价才一元,12分钟一趟。我在站牌下站了一会儿,车没来,就到前面的牌坊下拍照。回头看到公交车过来,正是去五里桥的,急忙赶过去,连连招手,车子却径自开走了。只能叫DD。已经两点多,在五店市比预想的多花了一个小时,原先去草庵的计划也要取消。摩尼教就等以后去了解吧。

DD司机姓罗,四十多岁的样子,贵州人。他原先在深圳打工,后来找了这边的对象,就到水头镇来做石材生意。水头镇属于南安市,是全国最大的石材市场,就在五里桥的西头。疫情以来,石材生意不好做,就开起了DD。也不是专门开DD,有生意的时候还是要照顾生意。罗师傅父母都还在,在贵州老家跟弟弟一起生活。他说前些日子带父母去北京耍了一圈,逛故宫,逛长城,逛鸟巢,住酒店,吃饭馆,来回坐飞机,一人花了一万多。只是说外出旅游太贵,没有舍不得的意思。父母年纪大了,难得出门耍耍。罗师傅有三个孩子,老大老二是儿子,读高中三年级,一年级,老三是姑娘,读初中二年级。本学期开学之初,三人都要交钱,伙食费,军训费等等。因为疫情,生意不好做,手头从来没有这么紧过。罗师傅说这些的时候并不是抱怨。他认为这些都是他作为家长的责任,而且困难毕竟是暂时的。我跟罗师傅倒是很谈得来。不仅语言相通,想法也相通。一路跟罗师傅聊天,对我也是训练舌头的机会。这两天在泉州,很难找到说话的机会。

在五里桥景区门口下车,免费进入景区。五里桥也叫安平桥,东起晋江市安海镇,西到南安市水头镇,全长2250米,全石梁桥面,全石头结构。修建于南宋1138年,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跨海湾大桥,也是最长的全石结构桥梁。全桥分为两部分,从东头的水心古刹到中亭,属于晋江地界,从中亭到西头的海潮庵,属于南安地界。

桥北的水心古刹寺院,门楣上有“天下第一桥”横匾,门前站立着持刀的武士,相对而立。有趣的是,二位武士一高一低,一位站在台上,一位站在地面。过亭一侧的屋子里,三位男子在打纸牌,大声吆喝着,看起来是管理人员,且不是出家人。门口椅子上,一位老者歪着头打瞌睡,哈喇子流到了衣襟上。进入院子,正中是白塔,六角五层,砖石结构,前面也有持刀而立的石雕武士。应该是文物,得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一侧圆形的殿宇,供奉着观音。

出院门,一侧有澄渟院。小小一间房,门口拉着绳子,禁止游人入内,只能在门口观看。探头往里一看,正面墙上挂着弘一法师的画像。原来这里是弘一法师纪念馆,当年法师曾驻锡此地一月有余,整理研究佛教典籍。

朝五里桥走去。桥头是个二层的碉楼,底层是白色石块,上层是红色砖块。上层有中间大两边小的三个窗户,中间窗户上面有“望高楼”匾,窗下有“金汤永固”匾。穿过碉楼上桥,有铁栅门。门很窄,我要侧身才能进入。

桥面铺五条长石,长八米,宽三米。比洛阳桥要窄一些,精致程度也差一些。石梁之间的缝隙比较大,而且高低不平。石栏的雕琢也比较粗糙。

游客倒是不少,摆出各种姿势照相。

凉风习习,感觉很是惬意。

走了三百来米,有铁栅栏挡住去路。有告示牌,说是前面桥面封闭,进行保护性施工。

心凉了下来。说是五里桥,我才走了三百米。

看了看地图,稍微宽慰。水域两边有旅游通道,可以到达那边的水头镇。我原先就计划走到水头镇,然后乘车去石狮的。那就绕过去吧。

走了一公里,有横堤通往水中石桥的方向。原来这里就是五里桥中部的中亭区域,是晋江与南安的交界处。

过中亭朝西,有观鸟区。水面上有芦苇,有大大小小的水鸟出没;芦苇丛一侧,有凤凰树,有十几只白色大鸟在枝头张望,鸣叫。远处,水边有农田,田里几头黄牛在吃草,一位光头的小小牧童坐在牛背上。农田后面的远处,是几十层的楼房。

返回中亭区域,从这里可以走石桥到水头镇。中亭也叫水心亭,泗洲亭。原先为纪念建桥和修桥而筑,后来在亭侧建庙,供奉泗洲佛,乞求神灵护佑。现存亭庙重建于清同治年间,已成危房,正面之外的东北西三面,各有十根木架支撑着。庙宇墙体用的是大块条石,应该是坚固的,可能因为地基不深才才造成倾斜。墙头山花处白瓷烧制的宝瓶以及插入宝瓶的鲜艳花朵,倒是保持完美和精妙。

中心亭前面立着两位持剑的石雕武士,神态威严,气度饱满,这是宋代的文物。亭子周边矗立着十四方石碑,纪念历代修建和重修石桥的事迹。现存最早一方石碑是明朝天顺年间的,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庙门石柱上刻着一幅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继续朝水头镇方向走去。桥面不平,不太好走。游人却不少,年轻的男女,老人和小孩。看起来,这里是水头镇重要的休闲场所。

出桥的地方,跟安海镇那边一样有座碉楼,上面有“水国安澜”的横匾。也要穿过窄窄的铁栅门出去。

跨过繁忙的马路,有海潮庵,供奉着龙王。门前是水头街,正在改造。两边的商铺,都是二三层的砖混结构房子,黑乎乎,脏兮兮,乱糟糟,像是被大火烧过或者炮弹炸过一样。看不到什么人烟,更没有生意繁忙的气象,做生意的大多关着门。引人注意的是,在几十米长的一段街道上,有好几家这样的铺面——“中国峨眉山高级命相大师刘和尚”,“易经命理预算中心”,“万事通命相馆”,“周易预测中心”,“李大师命相馆”。看起来,不管石材的生意好不好,迷信的生意一直很好。

不想在水头逛了。在DD上约“青菜拼车”,准备前往石狮。

过了几分钟,司机来接我。

司机姓何,河北人,很有文化很有修养的样子。他也是在水头做石材生意的,因为生意不好做,就兼职做DD司机。一路上我们聊了聊泉州人的信仰及迷信,建筑和环境,经商的传统,抱团的精神,强烈的成功欲,有很多共识。

后来,何师傅说到,本来有三位同去石狮的,后来取消了。这时候很难等到乘客,就只送我一人去。才二十多元,这次亏大了。我以为他会找我加价的,但没有。确实是很亏。从水头镇到我在石狮预定的宾馆,将近四十公里,来回就得八十公里,如果他返回拉不到人,二十多块跑八十公里,实在是亏大了。他要是找我加价二三十元我可以接受,我要是打DD的话,也得七八十元。下车的时候,他只要我加了十六元的高速费,总共才三十八元。

这种情况,司机找乘客加价应该是可以接受的;或者是出发之前就跟乘客说明情况,要求乘客体谅,取消订单。司机选择履行契约,并不要求加价,体现着更好的职业操守,更好的契约精神。当然,这里还有个人尊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