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不冷不热,但一方面你可以发现无论是主板,还是创业板,还是科创板的最新次新都大涨特涨,另外一方面就是超级资本把持的白酒大涨特涨,市场出现了两种极端,但即使如此我认为较前段时间都有所好转,因为前段时间只是超级资本把控的白酒和茅台类大涨,而目前的市场相对平衡了一些,当然超级资本的操作方法又有了新特点,就是通过大幅拉升白酒板块中的小市值个体来达到维稳茅台,五粮液的目的,来达到上下震荡见机出逃的目的。
超级资本操作的逻辑显然暴露出其流氓的本质,比如各类权重茅都能拉到几十倍,上百倍的市盈率,背后是通过借机市场的资金从市场掠夺财富的目的。我们时常在感叹国内上证10年3000点左右徘徊,而美国都道琼斯都34000点了,比人家的零头还少,于是国内的话语权是发展并壮大机构投资者的力量,但是现在机构的权力大了,手握的资金体量也大了,但是干的什么事呢?是为了整个市场的前途和命运,还是为了自己小集团甚至个人的利益呢?我认为我们的许多的改革只是权力的下放,而对下放的权力缺乏事后评价,比如你赋予机构更大的权力了,要评估机构力量的壮大是否促进了市场的发展,是不是践行了证监会维护更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承诺,也就是管理缺乏细化标准,操作缺乏责任追溯,出现了任由自己做的局面,这样肯定会谁的资金力量大,就谁说的算,市场就往其引导的方向走。
比如白酒,你观察中国的各行各业,是不是白酒就是最好的行业,它的利润跟它目前的估值匹配吗?还一味的炒作?但没有一位管理者对微观的市场发声,这样市场哪个行业怎么走,完全是资金说的算,而不是估值说的算,以至于出现茅台一年净利润才400多亿,但这一年的估值却增加1万亿的离谱事,未来需要多少年才能消化掉高估的估值呀,更重要的是高估的估值背后是巨量的货币堆积的,那么它不可避免占用市场有限的流动性,使市场绝大部分板块出现因流动性风险而带来的持续价格阴跌。具体而言因为超级资本自身流通性的枯竭,使得茅台和五粮液最近没有疯涨了,但是超级资本为了保持大本营白酒板块的温度,而大肆拉升板块内小市值的,比如前期的山西汾酒,酒鬼酒,泸州老窖,水井坊,近期的迎驾贡酒等,整个板块的20个个体,纯白酒的十多个,哪一个没有大幅拉升过?但是业绩呢?有几个是高速增长的,有几个是大赚特赚的,但是在资本市场估值上升至少10倍其净利润,高估值如何维持?不是超级资本拿着从市场募集的流动性集中火力在极个别板块和个体上进行疯狂炒作,掠夺财富,并美其名曰核心资产,这种借下放的权力行自己的方便的丑恶行径不得人心,理应受到更多市场中人的唾弃,不耻,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