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党史学习讲话(2):信仰的物质基础和利益条件


 

 张京宏

公历北京时间202146

 李蕾洁 (根据现场讲课)摘要整理

 

谢书记、杨书记、刘书记:

各位好。清明节前的党史讲座,谢书记说大家反响好,感觉可信,现在联系五家单位再一次共同学习。也感谢大家的认可,每家单位每次还要分别支付两千多块钱的费用。刘书记说这是文件规定可以支付的最高的学习费用了,依照全国知名专家标准支付的。我根本不是全国知名专家,水平还差十万八千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普通的经济金融工作者。不过还是感谢抬爱和认可,被捧着要比被批评稍微好些。言归正传。清明前讲座的核心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的信的危机问题,表现在大学生本科上马哲课程缺勤率在让学生按手印考勤的情况下仍是最高,不少学校在食堂大厅放个电视机播放课程了事,以说明传播了,等等。除了一些学生内心不信,一些教马克思主义的教师内心也未必信,上课照本宣科纯粹是为了保住饭碗,大家心照不宣,都不说实话,都不傻。

不信,就麻烦了。部分人举着一个内心不信的旗帜,做着以权谋私的行为,形成了“两面人”。看看这几年纪委监委查处的厅部级官员,通报中密集出现的词汇包括“两面人”、对党组织不忠诚不老实、贪污、腐败、不正当两性关系等等。“两面人”的密集出现并占据厅部级岗位,严格说都是中央直管的干部,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就是信仰缺失,或根本不信,看重的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手中的权力,爱的是权力,信的是金钱,贪的是财富,女色。2021年以来,至少7名关键岗位的厅部级干部落网,包括贵州省政协原主席王富玉、中国国电集团党组成员谢长军、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于志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原董事长尹家绪、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宋亮等。民间对腐败也有说法,群众说,一个被中央立案审查了的省部级干部,不利用手中权力贪污个十亿以上,关到秦城监狱都会被其他贪官看不起,会被嘲笑“没本事”。

所以大家应当明白,习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的深层含义了。历朝历代,政权灭亡,一定和政权彻底腐烂相关。中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展开的反腐行动,再一次向人民群众表明了,共产党和腐败分子势不两立;“不忘初心”的号召揭示了,共产党的出发点是为人民服务,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如果熟读历史,就应当会发现,每个政权到了大约一百年左右的时候,往往都会出现中兴和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明朝的明成祖的中兴,唐朝的玄宗初期的盛世,等等。民主人士黄炎培曾经和开过领袖谈论共产党政权是否和历朝历代政权一样有历史周期律,开国领袖说不会,我们是人民的政权。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美国的汉学家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 , 1812-1884)对中国详细考察后写了一本《中国总论》,对中国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做了全面的记录分析。这个《中国总论》为列强的坚船利炮提供了这个国家大清王朝最新鲜的信息。

几次战争,清朝丧权辱国。首先起来的是孙中山为代表的反抗者。孙中山要革命,最先寻找的是帮会组织,采用的是花钱雇佣的方式。帮会组织的阶级属性和社会本质决定了他们是为了谋生才肯冒险的。真正的历史是不怕还原的,大家想一想,今天若有人号召你们去反对和推翻现有的政权,你们有工作有家庭有老婆有孩子,明知是杀头的危险,肯干吗?不肯的。那么,什么人肯干呢?无业流民。本身没职业没收入,西方历史学者叫做流氓无产者,这些人肯干,什么价钱呢?清朝的道台给朝廷的奏折中说孙中山对这些帮会开的价格是“每人每月,十块洋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帮会史》对此有进一步详细的证据和历史文献资料证据。同样的道理,共产党刚刚开始救中国的时候,也是充分利用了苏联的援助,以经费支持为基础,买枪买炮,雇佣人员,进行活动。

我这么讲,大家不知道是否觉得有可信度?因为历史是经得起还原和将心比心的。逻辑上能通的东西,才是可信的东西。起初救中国,无论孙中山先生还是共产党,都是千分之三的有见识的精英人物,花钱雇佣千分之三的啥都没有的社会最底层人员,去暴动,去革命。最底层的人去暴动,是因为啥都没有,不暴动是死,暴动了一方面有雇佣金收入,另一方面说不定能成,成了就是开国功臣。所以任何社会,千分之六的力量,就足以撼动了。想想新中国建国时候,全国人口4亿,共产党员60万,共产党军队不到200万。60万和4亿的比例是多少?千分之一点五,不到千分之二。还是夺取政权胜利了。

夺取政权胜利后,就不一样了。有了政权,就有了既得利益,成千上万的人就想入党。入党不是为牺牲,更不是为有杀头的风险,而是为了权力和利益,在农村的为了能当书记掌握权力,在上学的为了能有党员身份谋取更好的求职和工作,比如高校留校当辅导员原则上就必须是党员,等等。所以我们的党史研究者如果不正面面对这一点,不看清楚这一点,那么研究就没有价值和深刻度,研究成果对党的发展就没有建设性参考价值。

问题来了。夺取了政权,马克思主义如何让更多本质上看重的是共产党手中的执政权力和权力带来的利益的人们在加入共产党的同时也能最好信仰,就成了现实的命题。怎么办呢?包装。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上一些成功学的大师,其实中学都没毕业,充其量高中或中专水平,要给和他们实际水平差不多的中小企业老板上课怎么办?先包装,包装的高大上。传销、保险、直销、微商也都使用了包装的方法。去看看你们身边那些老乡、同学、朋友,搞直销、保险、传销、微商的,特别是搞直销传销的,直销如安利、康宝莱、如新、雅芳,传销因涉及犯法就不点名了,去看看这些人的朋友圈,玩的就是包装的活,包装的很有钱,动不动国外旅行,动不动别墅名车。其实大家也都明白,只是不戳破罢了。也有一部分人是迫于生计,找不到收入来源和正式工作,闲的发慌,就去参加这种聚会或活动了。

包装的弊端是什么?就是夸大和神圣化。比如说,一个各方面都普通的同学,没有家庭背景,没有社会资源,没有创新的可靠产品和支撑产品的趋势化需求,突然高调宣扬财务自由、财富自由、炫耀名车豪宅,宣扬国际高端旅行,人们在惊讶之后,逐渐先是羡慕,然后被邀请聚会,然后发现聚会也是AA制,然后发现这些人每人拿个小本本,把认识的人写在本子上,进行分析,进行联系,发展客户或下线等。然后你发现这些同学其实并不是真的富豪。然后跌落神坛,不信了。

神话的故事讲起来是令人激动的。清明假期期间我在上海家中休息,送大儿子学钢琴,孩子在楼上学习,我在楼下溜达,一个做康宝莱奶昔的姑娘走上来给我说,她姓刘,93年的,在附近开了个奶昔店,9号开业,邀请我去参加聚会。她向我描述了她的神话:外地人,之前在上海七宝的汇宝广场卖衣服,一个月三千多块工资,现在做了康宝莱奶昔,一个月四万多,在上海和无锡都有店面,马上再去无锡买房子,等等。我问了几个问题,她不能自圆其说,她说的故事,我保持质疑其可信度。这种情景,做安利的,做如新的,做雅芳的,做保险的,也都差不多。

问题是神话故事的包装虽然令人激动,但同时失去了另一样东西:真实。包装夸大的同时,就在同一瞬间失去了真实。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可信度。因为包装了,因为神了,所以没人信了。

对马克思主义的包装,也出现了这个问题。包装就要扩大,就要神圣化,同时就失去真实。如果说,通过党史学习,让大家明白了真实的马克思主义,相信了马克思主义救中国的真实发展过程,理解了先烈精英们的救国救民初心,不忘初心,就对得起你们的支付费用了。

宗教比如基督,主张历史是上帝创造的。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唯心主义史观主张历史是英雄人物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史观则实实在在主张历史是群众创造的,是人民创造的。正是这样的朴素的马克思主义史观,使得马克思主义找到了现实的物质力量和组织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就是群众。如何让群众拥护马克思主义?利益交换。并且是核心利益交换。对中国最广大的农民来说,最核心的利益是什么?土地。承诺给农民土地,农民就会跟着你去革命,因为你给农民的,本来就是生存的命根子。这和给帮会组织支付雇佣金一样,都是解决其生存的最根本的利益。

真实的马克思主义史观就是这么朴素,这么可信,这么简洁。难道不是吗?几千年的土地兼并往往成为政权更替和社会变更的先行条件。但共产党建国以来,以宪法保证了对工人和农民的承诺,中国改革开放本质上四十年来并没有动摇土地所有制的制度基础。共产党对支持它夺取政权的人民的承诺以法律的形成保证兑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个中国几千年来农民的理想。不但如此,精准扶贫也解决了农民阶层中最贫弱的群体的生存保障问题。一些西方政治人物攻击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说没有经过选举程序,那是这些人不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最多的是什么群体?是农民。农民拥护谁,谁就是中国的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共产党和农民的核心利益交换早就达成了契约,这本身就是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群众基础。

所以任何信仰,都必须回答信仰的物质基础和利益条件。党章的《总纲》就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对一个目前已经发展成8700多万党员的组织来说,从实际出发,解决信仰和支撑信仰的物质基础以及利益条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共产党人从来都是坦坦荡荡的。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了多少挫折困难,才取得了现在全球第二经济体的发展成就,2020年中国的GDP也首次超过了100万亿。新冠疫情全球确诊1.2亿多人,死亡了280多万人,中国对疫情的控制,成果显著,都看在人民群众的眼里,记在人民群众的心里,甚至就连西方反对我们社会制度的国家也承认我们抗疫的成绩。

因此,去掉不必要的高大上的包装,以一个实事求是的、钢铁般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直面新时代的现状,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在引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做的事情。习总书记以真诚坦率的“不忘初心”理念,以坚决反腐的雷霆手段,以扫黑除恶的执政勇气,向人民群众展示了共产党的决心和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实力量,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最后回答一个上次讲座中一个听众的提问。提问说,张老师您好,得知您每年都会把马克思的《资本论》1-3卷通读两遍,1-3卷读一遍就205万字,两遍就410万字,您读后是怎么看马克思的?我这里回答一下。首先,马克思本人和马克思主义是两回事。其次,资本论的第一卷是马克思写的,第2-3卷不是马克思写的,是恩格斯和马克思女儿参与整理马克思遗留的提纲和资料后共同写成的,其实资本论还有第四卷,是另一个人写的,马恩都没参与,所以现在资本论一般都看1-3卷。最后建议大家有时间也看看资本论,对理解马克思,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进行经济金融工作,都有巨大的方法论上的帮助。

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