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经济现象探析经济制度的沿革


 我们发现,很多的社会和经济现象均来自于制度,制度决定了人们的选择,这一点不仅仅出自制度本身延伸出来的各种规范,同时也因为制度如果不严谨,余留出来的空间会给予人们更多的选择。

这两个方面都验证制度在呈现经济面貌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人们遵循制度的选择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愈加炉火纯青。从古代到现代,从欧美到中国都是一致的,当代,经济的管理应用更多的现代化的手段,人们遵循制度的方式也因技术的革新更加丰富起来。
其实制度本身来自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事实上,一项制度的确立是既得利益集团之间博弈的结果,平民阶层为什么会奉行不渝呢?
这来自传统的对制度的一种执念,正如制度本身难以变革,那么遵循制度的这种社会状态也难以变革,而且似乎这也成为最为理性的一种选择。
当人们认为既得利益集团的玩法能够成功,那么这就是一种成功的规范,既然上层社会在推行什么,这必然被认为是成功的社会晋升之道,所以制度从上到下的建立起来,成为人们遵守不渝的规范,很少有人去思考或者去打破这种常规,而且很少有人能够成功。
同时既然制度能够确定下来,并且为人们所推崇,必然与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中产阶级或者平民阶层也是能够由此获益。虽然很多人常常对一项法规或社会制度充满怀疑和批判,因为一项彰显正义的规范却造成社会的焦虑,打破了人们既有的社会伦理规范,让社会经历一种苦痛。
但是更多的人们承受这样的焦虑,依旧将它作为合理的规范维持了下来,这就是因为制度与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这是它得以确立的原因。
东汉时期,政府规定部曲不纳税,很多平民阶层争相以成为他人的部曲为荣。他们穿着昂贵的衣服,享受美味佳肴,却贴上了部曲的标签,人们乐在其中。
截至今天,人们为了获得车牌,也通过各种手段规避非法、迎合制度的规定,通过虚假婚姻的方式合理的进行买卖、交易,这衍生出一条产业链。
我们知道,当人们以制度之名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是很难得到肃清和整顿的,即使挥出重拳,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国家制定规章总是示以社会正义之名,但如果政府放开车牌交易,引入市场机制并从中征税,也许更符合社会的实情。但是如果相关方不能参与制度构建的博弈,那么就不能够推动制度的变革,也就无法形成这样的一个市场,而且人们适应制度的手段愈加丰富,那么参与博弈的动机也就不那么强烈。
任何一种制度的推行都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很多相对弱势的群体会被淘汰,很多迎合新制度的群体因此发展起来。
史蒂格利茨频频对欧盟和欧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如何实现经期复苏,避免重蹈零八主权债务危机,他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是我们知道这终究不能够为欧盟所接受,也没有为相关国家的政府所采纳。
这种通过利益博弈确立的制度,如果相关方没有参与博弈,那么就无法推动制度的演化。人们在既定规定之下,以获得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一个良性的制度使得人们的谋生之路不会那么困难,也会使更多的人不至于被淘汰,这反映在社会就业的状况、反映在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贸易部门也许因应国家推行重商主义而获得长足的发展,而如果国家基于这样的一种路线,那么非贸易部门比如服务业、依靠金融扶持的行业将会受到严重的挤压,这将是一种不合理的发展,将会造成经济的脆弱,将会难以抵挡经济危机的冲击。
二、
因制度不同的精致度,那么在制度之外留下的空间就有不同,那么利用这样的一个空窗,如何进行经济行为,发展自己的利益有两种相反的观点。
第一种,据实考证,唐朝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在于他们对经济的管理采取差不多的态度,并没有实行特别严格的经济政策,那么人们就能够得到喘息的机会,就能够释放社会民间的经济活力,而实行严酷的财政政策比如明朝则窒息经济的发展。
第二种,他们借用北欧民主社会主义、高福利国家的例子来说明数目字管理、清晰的财税规章、强有力的国家征税能力使得国家有能力推行各项社会福利措施,保护各种群体的利益。当然,制度本身也会创造它的灵活性,比如上世纪中国在人民公社时期推行自留地的制度,也让很多的农民养活了自己。
综合这两种意见,我们发现它们都比较偏颇,我们需要站在全局的眼光来审视制度的合理性,与第一点相辅相成。
首先,制度的建设是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如果能够开放各种利益集团参与进来,那么这本身会推动制度内的建设。但是,事实上,弱势群体乃至中产阶级根本无法参与到这种博弈之中,就无法推动制度的变革,更多的社会制度将由上层阶层来推动,来引导弱势群体、中产阶级顺应这样的制度规定来谋求自己的发展,如果它具有很好的开放性,那么也可以构建利益空间,否则就会造成经济的衰退和整体利益的损失。
第二,即使制度的建设没有中产阶级和弱势群体的参与,那么如果制度本身留有余地,也会推动制度的沿革。
因有制度外的借鉴和推动,迫使人们作出积极的、正确的选择,现在很多经济学者认同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一些政策,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开始,由点及面的推行,就在于它为制度打开了演化的突破口。
这种制度沿革的智慧,如果能够持续保持下去,能够为社会各阶层保留余地,则这种制度沿革的过程将会持续不断,而不至于造成阶层的严重对立。
总之,制度确实是一种强有力的规约,人们无法逃避它带来的各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