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拳打击数字货币的简要分析(5月26日)


央行重拳打击数字货币的简要分析(526日)

 

518日“金融三协会”的公告到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融委”)关于“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的表态,中国的金融领域对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炒币、挖矿等产业的重拳出击,特别是损失不负责、利益无法提现的情况下,甚至鼓励大家举报,一旦证据确凿就会入刑,使得涉及数字货币的地方政府、企业以及个人都噤若寒蝉。

“金融委”201711月成立,首任主任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副主任为时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时任国务委员王勇,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孟扬等。“金融委”办公室设置在央行,定位为三会的上级领导机构。“金融委”主任由分管金融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兼任。这意味着从监管架构来看,金融委居首(主任为副国级领导),然后是央行(设立办事机构),再是三会。

在这里,春宝简要对此做一些分析。

 

首先,来自政府的打击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更是其行使权力的表现形式。

20131124日的文章《比特币——所欠缺的不止是名分》中,春宝曾经说:

单纯从(比特币)稀缺性这一点,就让比特币仅具有小众特色而不是很具有广泛认同价值。比特币的出现恰恰迎合了很多无政府主义者的需求。但这恰恰决定了其不可能具有成为主流货币的基因。由于其匿名、免税、免监管的特性,比特币可能被大量用于黑市交易、洗钱活动、赌博,跨境交易等。这一点使得(几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会将其排斥于正统之外。就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之士,虽然做的是劫富济贫之类替天行道的行为,却终究难逃被招安或者被剿杀命运。

比特币要想成为通用货币,不仅各主权国家的央行与政策制订者不同意,就连传统行业的企业主都不会同意的,毕竟那关乎铸币税的问题,关乎在金融这样的国之命脉是否会被分享的问题,同样关乎企业所换取的货币是否具有可交换性的问题。

比特币所欠缺的不仅仅是名分,还有约定俗成的价值认定,就如黑社会与法治社会并行,非婚姻状态下的同居与婚姻关系之内的家庭关系并行,就如电子杂志与网刊无法取代纸制品,电子图书不能取代正规出版物一样。同样有市场,未必就会有个正当的名分。

比特币所缺少的核心是名分,又不单纯是名分那么简单。毕竟名分这东西会拥有法律所授予的光环,会带有正统所赋予的含金量,纯粹草根的东西,即使能逃过监管,都会是难以见光的。

 

其次,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还肩负为本国利益保驾护航的使命,春宝认为,在推进人民币及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的过程中,有主权背书的数字货币和没有主权背书的数字货币之间定然会爆发更为惨烈的战争,也就是说未来或许只有两种数字货币,一种是有主权国家背书的数字货币(比如中国的DC/EP或者E-CNY),另一种是以比特币为龙头的其它现存以及以后会继续被研发出来的其它数字货币。

 

再次,这场战争会是旷日持久的。从节奏上讲,金融委和三协会发出的声音,只是在顶层阶段,还远远没有传导到基层,并落实到跟每个民众息息相关的生活之中,影响到普通百姓;而凑逻辑上讲,任何行业都需要讲究“阴阳平衡”,阴和阳都不可能脱离对方而存在,即使在某个阶段暂时处于强势,随后又会因为被动的制衡或者主动的选择而走下坡路,很难做到任何一方绝对垄断。

即使可以做到一概封杀,都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因素,比如政府的国际化形象问题,比如青年的创业出路问题,比如产业已经形成的配套等问题,综合起来看,比特币所形成的四年一个周期的减产,从20215月底看未来,距离下次减产还有不足36个月的时间,能否在下一个减产时间节点来临之前将比特币彻底“降服”,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一旦不能如期降服,那么新的一个周期,非主权的数字货币又强大数倍,再去努力恐怕就需要付出更为高昂的代价。

 

数字货币虽然从本质上不叫“货币”,但是最多的时候已经到了2.7万亿美元,你把它叫“骗局”就不是很恰当。春宝认为,把它称作赌场还差不多。进赌场赌博的,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但是依然在欧洲和美国盛行。

对于博彩业,美国人可以“包容”,欧洲人可以包容,中国人就无法包容,中国人管那叫“不务正业”,所允许存在的也只有澳门这一个地方,同样,博彩业之中,聚众赌博当然是违法的,但体彩和福彩等国家可以做的(即使仅仅披了国家背书,实质却是民营机构的)就是合法的,比如红十字会滋生了那么多腐败,有那么多难以见光的东西,都依然以国家的背书存在。

 

每个人都是矛盾的。从让监管者反思的视角:你说数字化是趋势,技术化是趋势,国际化是趋势,拥有全球的共识,为什么到你这里你就要整顿,就要被监管?但是从民族主义的视角看,凭什么民族的就要服从国际的,凭什么主权的就要屈从于非主权的,凭什么实体的就需要屈从于虚拟的?数字货币有什么价值呢?这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具体表现。

从本质上,数字货币应该是没有任何价值,除了产生一些貌似高大上的“应用场景”,其实不过就是用程序编写的代码,掌握了其钥匙就可以大量地规模化地发行,不需要被市场认知、不需要被规则监管,只需要把它放到成熟的“赌场”中去换来赌徒用真金白银买来的筹码,用收取筹码的方式去“割韭菜”。

 

我们并不是技术崇拜者,因为除了技术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的更有价值的因素。比如市场、资本、规则监管等等,我们也不能放任技术流去抢钱,甚至帮助技术派去抢别人的钱,即使已经声明“投资有风险,投入需谨慎”,但还是会有人蜂拥而至,争相去做“韭菜”。

我们总是在为某一项创新寻找生存下来的借口,对监管甚至封杀大喊“刀下留人”,但是其实对于绝大部分“冤假错案”,都只能被封存在历史中,那些“冤假错案”的当事人,也只能认了。

 

贾春宝

2021526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