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大扩容一直在进行中,这样意味着市场资金永远是缺乏的,所以即使我们看到去年基金密集发行,超级机构的弹药在不断的补给,但超级机构并没有分散投资,而是强化抱团,给出了逻辑是核心资产,但抱团的逻辑就是利用资金优势对极有限个体进行疯狂炒作,从而攫取超额利润,还大言不惭的说市场大扩容下,好企业肯定会不断被吹捧,而80%的个体都将成为成交量小的僵尸企业,以此为背书,开启屠杀散户之路,其实在我看来市场本可以均衡发展,但超级资本的做法显然是为了集团利益最大化,而罔顾市场长久生生不息的根本——要有韭菜,市场才能有活力,也就是说消灭散户本身就是伪命题,况且即使消灭了散户,都去买基金,不也使得机构散户化了吗?
有人说机构比散户有信息优势,有更强的研究能力,但从今天的股价来看,比如茅台和比亚迪等,其价格那么大的涨幅,与业绩匹配吗?难道与其研究能力有关吗?我想主要就是市场定价还是超级资本说得算,现在这个个体的价格和涨幅,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了,简而言之就是找不到逻辑了,但仍高高在上,是何原因?不是因为高度控盘,而在高位下缺乏接手盘吗?市场的资金掌握在超级资本手中,市场的话语权掌握在超级资本手中,许多看似无逻辑的东西硬生生存活着,使得市场健康的投资理念受挤压,资本和话语当道,混淆投资的是非观。
历次的牛熊历程表明超级资本群体是自私和贪婪的,其根本不会维护权益人的利益,而只会使集团利益最大化,所以投资策略也以此为目的,同样历次牛市终结时都是基金暴亏的开始。市场不会创造财富,只会通过价格的拉升使名义财富增长,最终的收益要看是否能够变现,不能变现的未来就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很有可能账面上利润又会回吐回来,一切归零重新开始。在市场夹缝里生存的投资者只有自己提高本领,保护自己,才能在市场里长期存活,根据超级机构的意愿即抽干市场80%个体的流动性,那么市场的活力要么在超级机构把持的核心资产,要么就是最新次新上,所以投资者比较靠谱的两个策略就是傍超级机构的大腿,当然这就是超级机构所想要的结果,但一切要谨慎,在获得利润时要先于超级资本退出,割超级资本的韭菜才行,另外就是不与超级资本为伍,在市场最有活力的最新次新板块单干,但要知道最新次新虽然活力四射,且成长性好,比如宁德时代,科沃斯,英科医疗等都是近2年走出的最新次新,但波动风险也大,所以要持续观察和追踪,比如最近的最新次新投资策略应该是优选中小板和创业板标的,最好是40元以下的,如果有10元的创业板最新次新,那无疑就是确定性溢价,而且最新次新往往首日大幅拉升数倍,而后调整数日,一般较最高位最大调整幅度为腰折即50%,一般就会开启新一轮反弹,幅度至少10%,有的甚至40-50%,但由于新股上市前五日无涨跌幅限制,所以上市后调整的第三天是个重要的日子,若当天大幅下跌,如果再叠加核心资产在下跌,那么将是一个不错的进入良机,前有药易购一天最高涨4倍即由30拉到150元,最近的有300614经过两天的调整,前天最高涨幅45%,调整后的昨天也拉了15%,接近前高遇阻回落,行情结束,也就是说我认为最新次新板块是散户抗衡超级机构的一个主阵地,但由于最新次新一般不易长期久留,要把目光不断的轮动到新的最新次新上,特别是上市在2-10天左右的最新次新上,由于新股发行密集,所以不断轮动到新的最新次新,这样也就等于散户抱团,我认为是现实环境下散户保全自己的一个屡试不爽的投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