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城市水口有两桥两塔,现又有康王庙,共同镇守水口
曾祥裕 曾海亮
(温情提示:6月26日,赣州举办杨公古法传承弟子班,报名正在进行之中,咨询电话和微信号13766307454)
赣州民间信仰有民众拜祀康王庙,曾祥裕率弟子考察民俗文化时,走访了赣州水西康王文化祠,实为康王庙。
其位于水西临江白塔下,坐向为卯乙之界缝,据说是从其他地方拆迁于此,背倚水口塔——白塔,一高一低,相互倚衬,相得益彰,守护一方平安。
但遗憾的是该祠明堂不大,前有密集楼房拥堵。
不过,它与白塔靠在一起,又起到水口庙作用,这样一来赣州城市水口处有两桥两塔,现又有康王庙,共同镇守赣州城市水口,守护一方平安和财库。
据考,赣州有多座祀奉康王的康王庙,城区的二康庙、三康庙和水南腊长庙背、水西石铺庙脚下都是因康王庙得名的地名,使用至今。
曾祥裕风水团队秉持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学术态度,行走大江南北,遍访大好河山古城古镇古村,期间发现不少地方建有康王庙,但所祀者也有不同。
在中原地区的康王庙是祭祀3000多年前的西周年代的康王,他是12个王中最体恤百姓的一个。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大盂高约1米,重153.5公斤,有铭文391字,记载了周康王23年策命其臣盂,并赏赐给他奴隶和其他财务的情况。当时虽是奴隶社会,但他看到人民的力量,“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听自我民听”。从而提出了“保民”“用保义民”“用康保民”等观点,采用“怜小民”等措施,中原人民对此印象极深,故建庙纪念康王。
除了康王为周康王一说外,还有指为楚康王( 楚共王之子熊招,于公元前559年正式继任为王) ,或谓武康王( 指唐代武康郡王,陇右节度使李元谅) ,或谓唐康深( 唐康太尉) ,或谓宋将康保裔,或谓宋康王( 宋高宗赵构,宣和三年即1121年进封康王) ,康王信仰原型诸说不一,皆可存之。其中宋将康保裔被尊为康王。
《宋史·忠义传》载: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真宗时,担任彰国军节度使,其后又任高阳关都部署。咸平二年(999年) ,契丹部队大举入侵,众将领在河间( 治今河北省沧州市) 与契丹兵大战,康保裔遭契丹数重兵力包围,部将皆劝说他逃跑,保裔斥责,与契丹决战二日,兵尽矢绝,以身殉国。真宗闻之,赠保裔侍中,封其子继英等官爵,并赞曰: “保裔父、祖死疆场,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
康保裔列为《宋史·忠义传》之首,宋及后代大肆褒扬保裔之事迹,康保裔三代俱死王事,效忠朝廷,此为大忠、大节、大义之事。除《宋史》外之前南宋的文人学者如陆游、欧阳守道等都有文章称言康保裔战死疆场之英烈事迹,可见时人对其功绩还是认可的。这从各地所建的康王庙可知,祭祀康保裔的康王庙多称保裔战死,为国之忠臣烈士。
为何南方信奉康王?
据文史专家王元林、何方研究考证,康王庙多集中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江苏、福建等省。其中江西为康王信仰的中心地区,而福建、广东、湖南地区与江西地理上联系便利,故康王信仰以江西为腹地向周围扩散。
康王庙在全国传播的过程中,不仅其信仰对象有了转型,由于康王庙所祀神祗的多样性,其神职也在流布中产生了变化。《宋会要》中记有,康舍人阴助辛企宗平江东魔贼,其神职当为战神。欧阳守道的《灵佑庙记》,言康王保裔,专以司疫冠其称。元《至顺镇江志》中记有,“康王祠,在城隍庙西庑,绍兴壬午郡民大疫,艾钦文素业医,梦神授香苏饮方待补是药,可愈。乃置锜缹煮药于庭,病者至,使饮之,无不差,神姓康名保裔。”26明梁潜《泊菴集·重修灵佑庙记》中也记有,道家之流谓公为疫部之帅,查善恶,而司疫焉。贵州有“康太保祠,祀北宋康保裔,死于军,为神显灵,祷雨恒应。”27清田雯的《古欢堂集》也记载,“万历戊午春不雨,官民迎康公而祷之,雷雨遂至,则康公之御灾也。”28道光《吉安府志》中记载了康太保的显灵事迹,他帮助郡民抵御盗贼的入侵,并说凡水旱、盗寇祷之辄应。
总之,从不同文献的记载可以将康王的神职分为三类: 一是战神,二是司疫,三是祷雨。由于民间对康王的封号产生混淆,故而将道教神祗康舍人附会为康保裔。“司疫”和“战神”实际是道教神仙康舍人( 康元帅) 所具有的神职。民间所祀神祗基本都具有祷雨的神职,此神职康保裔与康舍人兼而有之。在民间信仰的传播过程中神职的混淆与转换,反映了民间信仰的复杂性。
康保裔在抵抗辽兵牺牲后被封为“威济善利孚应英烈王”,后人尊称为康王,其忠心报国的英雄气概为后人所敬仰,全国各地建有众多康王庙,尤以江南一带为甚
我认为赣州祭祀的康王,也有可能纪念为赣州扩城作出最杰出贡献的卢王,即五代赣州百胜使卢光稠,他雄霸南赣大地和粤北等地区,统治一方二十余年,为民造福。卢王生前的政绩足以被赣南人民顶礼膜拜,远远超过“ 战神, 司疫, 祷雨”之定位。
我在唐江镇卢屋村考察时发现该村卢姓的祖庙——石阁庵,就叫康王庙,敬的就是卢王,至于什么理由叫康王庙,也许是“从南康走出来的王”之故。
唐江与赣州相近,赣州是卢王建功立业大本营,其统治时间之长,让百姓安家乐业;其扩城魄力之大,让赣州古城规模扩大,一跃成为南方与中原沟通的商业重镇,功不可没!
赣州城区人民感恩戴德兴建多座康王庙,也在情理之中。如今,把康王庙迁至水口塔下,更是恰到好处,仰仗康王的神助,确保赣州风调雨顺,吉祥安康!
赣州城市水口处有两桥两塔,现又有康王庙,共同镇守水口,组成一幅宏伟壮观的风水和谐画卷!
一家之言,有感而发,见笑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