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凯恩斯主义者同行
—经济学说史小组讲习追记
宋梦婷 钟绍俊 陶斐媛 杨静 李星蓓
2021-06-22
我们小组抽到的讲习的题目是“新凯恩斯主义”,这次讲习对于我们小组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也是意外之喜,在以后再接触到“新凯恩斯主义”时,我们都会想起并怀念这一段时间的付出与收获。
在三月份抽到题目之后,我们就自行去查阅一些关于新凯恩斯主义的资料,然后组织讨论、分任务制作PPT。我们组的第一版PPT是做得非常不好的,主要在于我们没有对新凯恩斯主义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是照着书上的知识进行学习,拘泥于书本,没有自己的认识与思考。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逻辑,没有深度。总的来说,我们对新凯恩斯主义没有自己的理解,工作做的还不够。第一版的PPT就像是披着新凯恩斯主义外衣的空壳子,没有 “灵魂”可言,没有“内涵”可言。在我们提交第一版给老师之后,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这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我们在听了老师的建议后一致决定必须要将整个作业推翻重来,概述、基本理论和政策实践的框架不变,对于内容全部进行修改。由于我们前期的工作做的不好,我们离正式讲习只有20天时开始了第二版的制作。这一段时间,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都将这个作业放在了首位。
在概述部分,我们在浏览了相关论文、对于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背景有了一个大致轮廓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逻辑链条,随后便确定了这一部分的结构安排——先概述总背景,再就各个小点详细展开,最后介绍三个主要代表人物。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学派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查找、阅读新凯恩斯主义学者的生平和相关论文之外,还阅读了弗里德曼的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作为第二次读书笔记的阅读书目。为了对新自由主义学派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又反复地翻阅了其中的几个章节,这和单纯的阅读一本书是很不同的体验,我们带着“试图找出新自由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之间联系”的目的去阅读,侧重点会更多的聚焦在“价格”“政府干预”这些名词上,对于各学派之间的联系认识也更加深刻。
在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理论部分,我们知道这部分是新凯恩斯主义的重点,所以我们下了很多苦工。这一部分主要在于讲清楚新凯恩斯主义对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的重塑。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市场粘性的基本理论很多,大都比较简单易懂,如何在讲明白的情况下又有深度成了困扰我们小组的一大难题。我们去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在老师的建议下,还阅读了阿克洛夫的著作《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虽然因为时间关系,读的并不多,但是书里面的事例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在政策实践部分,我们全盘放弃了之前的克林顿经济学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听取老师的建议将伯南克这位新凯恩斯主义的信奉者作为切入点,在网上购买了关于伯南克的书来阅读,力图理解清楚伯南克的理念与政策主张。这个修改相当于重新开始,回过头来看,正是因为这段时间我们的认真学习、认真钻研,让我们小组的第二次PPT在内容上丰满了起来。
在离正式讲习还有一周的时候,我们将第二版的PPT交给了老师。第二版脱胎换骨的PPT给老师看过之后,老师给了我们肯定,这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也让我们知道这段时间的工作是有效的。在内容完善之后,我们就根据老师的建议再进行了一些关于内容上的小修改。
接下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试讲。在试讲之前,我们就知道虽然内容上充足了,但是我们站上台的状态、语速、和同学的眼神交流等都会影响我们的展示效果。我们也要根据试讲的情况、试讲中出现的问题来对PPT进行修改。组内试讲有三次、前前后后的线上线下讨论也为数不少,大家聚在小教室里反复确认某一部分到底合不合适、是否应该修改,对展示的效果和时间把控提出建议。为了捋清楚各个理论之间的逻辑,考量什么内容应该放在PPT上也几次让我们感到苦恼和头疼。
当然最后做出成果之后获得的成就感也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希望在一个精密的逻辑下,将新凯恩斯主义完整的呈现给大家,做到内容充实、言之有物,让同学们真正能够听懂和理解新凯恩斯主义这一学派,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在正式上台展示的前一天晚上最后一次试讲的时候,我们的状态还是不够好,还有一些地方并没有很熟练。讲新凯恩斯主义概述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紧张,也可能是因为想要讲述的内容太多,所以这一部分时间总是很长,导致我们都很担心。最后,我们商量将一小部分内容尽量精简化,我们不再去修改内容了,而是想以最好的状态在课堂上来完成这次讲习。
很快就到了正式展示的那一天:6月16日。我们很紧张,虽然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熟悉了要讲的内容,最后能做到不看讲稿和PPT就把所有内容讲出来,但是我们还是不能确定这次讲习到底会有怎样的效果。特别是作为最后一组出场,同学们是否会感到疲劳?我们能否达到老师的要求?特别是老师在第一次对我们提出修改意见时,便恳求地说:作为最后一组,一定要讲好,给这门课一个完美的结局。我们深感任务重大。
我们早早的就来到了教室,坐在了第一排,开始准备。随着同学们一个个进入教室,就像观众一一进场,就坐,我们知道,演出,要开始了。
展示开始时,我们是紧张的,但看着台下的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的在听我们讲课,他们的眼神一直在追随着我们,我们能感受到同学们的求知欲,能感受到他们给予的回应。点头,记笔记,这些回应都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讲解渐入佳境,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超出我们预期,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高度肯定。看来,我们还算完成了老师的嘱托!
这次讲习对我们来说,是大学以来花费时间最久、投入精力最多的一次作业。当然,我们的收获远多于付出。
我们小组,在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是很团结的,可以说,我们都很有归属感。至少在做第二版的时候我们是全心投入的,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把这个讲习做好,虽不期望能够做到最好,但也要达到中等水平。分下去的任务,大家都很认真的对待,没有敷衍。预定了教室试讲,大家能准时到达,甚至提前,每个人都在很用心的完成自己的部分。可能是感觉到了其他人的付出,所以自己也会想要做的多一些,做好一些,这可能就是小组的力量了吧。
我们组是最后展示的,相对于前面小组我们的准备时间更多,我们也从前五个小组的讲习中吸收了很多经验,也获得了老师很多的指导。我们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与配合下完成这次令我们感到满意的讲习的,也很感谢老师能拿出两节宝贵的课堂时间给我们发挥。对于我们组每个人,这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只要用心准备一件事情,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研究,把控好细节之处,结果会告诉你,努力没有白费的。
回顾这整个准备过程,我们认为,我们所做的工作,与新凯恩斯主义者曾经做的事情是类似的。我们是与新凯恩斯主义同行的——将责任贯彻到底!
于新凯恩斯主义者而言,责任是给予那些质疑凯恩斯主义不够成熟,不够贴合现实的人以回应,重塑凯恩斯主义,赋予它新的生命力。正是新凯恩斯主义者的这种学术使命感与责任感,脚踏实地做研究的不懈努力,才使凯恩斯主义得到新生。
于我们而言,责任是克服各种困难,搜集资料的困难,制作PPT的困难,小组协作上的困难,上台讲解心理上的困难,也一定要将这份作业完成好。最重要的是,我们深知,上了讲台,就不能辜负来时的嘱托,同学们的期许,在听完我们的展示之后,同学们能够有所得,而不是浪费了75分钟。正是这份责任感,指导我们潜心研究,用心准备,获得了还不错的结果。
我们相信,这次介绍新凯恩斯主义的课堂展示经历,带给我们的思考远不止以上这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这次经历还会时时被拾起,在遇到困难时,给予我们前行的勇气。
2019级经济学 宋梦婷 钟绍俊 陶斐媛 杨静 李星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