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仿寒山


 我来仿寒山

喻建国

“寒山道,无人到。若能行,称十号。有蝉鸣,无鸦噪。黄叶落,白云扫。石磊磊,山隩隩。我独居,名善导。子细看,何相好。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日出照,一时释。从兹暖,养老客。我居山,勿人识。白云中,常寂寂。寒山深,称我心。纯白石,勿黄金。泉声响,抚伯琴。有子期,辨此音。重岩中,足清风。扇不摇,凉冷通。明月照,白云笼。独自坐,一老翁。寒山子,长如是。独自居,不生死。”

一首寒山的三字诗,很通俗,描绘了一名居山的长者,十分清晰,也很像一幅勾勒画,没几笔就勾勒出了一个鲜明的形象。寒山诗是唐诗,大多数人都在唐诗中认定了李白、杜甫、李贺、杜牧、王维、高适、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等,却不知还有一个寒山。

寒山,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寓居浙东天台山。为唐代著名诗僧。寒山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居于天台山寒岩,自号“寒山”。他以桦树皮作帽,破衣木屐,喜与群童戏,言语无度,人莫能测。常至天台国清寺,与寺僧丰干、拾得为友,将寺院残余饭菜倒进竹筒,背回寒石山维持生活。寒山经常在山林间题诗作偈,其诗通俗,表现山林逸趣与佛教出世思想,蕴含人生哲理。

   《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应该说寒山诗在过去是被国人冷落的,而它却在国外备受推崇。老实说寒山诗我还是最近才接触。

再读一首《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寒山诗确实与常见的唐诗不大相同,但在这一首诗中它显示了唐诗的骨采。《众星罗列》:“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圆满光华不磨镜,挂在青天是我心。”

拾遗二首新添》:“我见世间人,个个争意气。一朝忽然死,只得一片地。

阔四尺,长丈二。汝若会出来争意气,我与汝立碑记。”“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

    我来仿寒山,随口吟无言,若要掏心扉,尽在无言间。举首望蓝天,云舒又云卷,无时不在变,写下书万卷。我乃一个点,飘忽在空间,实在不堪言,无需情缱绻。昂首又如何,低头又怎样,只在一瞬间,顷刻都不见。忽醒便挺站,创新又开拓,睁眼立发现,发明也随便。我来挥智造,神经布满天,一念便可变,神奇尽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