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大互联网公司的成败得失与未来走势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到现在,已经诞生一大批独角兽级的公司与项目,但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变化的世界,十年前的雅虎,从没想过现在会是这样,20年前的8848,从没想过现在已经被人遗忘。

不管是C端的互联网项目,还是B端的项目,交换永远是主题,而交换的模式,决定了这家公司能否在快速的变化中迎头而上。我们把世界互联网的发展,归结于三个模式阶段,发布模式、交易模式、匹配模式。用这三个模式,可以很好地诠释目前在中国各个领域20大类互联网公司的成败得失,甚至预测未来的走势。

第一大阵营,搜易浪:没落的、传统互联网企业

搜狐、网易、新浪,可以说是在第一代互联网公司灭亡之后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互联网公司的代表,之所以称其为传统互联网公司,相信大家都能够意会。其实新浪的微博、网易游戏娱乐、搜狐的搜狗与输入法,在当今仍然是其中的姣姣者,但网民内心见异思迁的本质决定了他们将获得传统的名号,作为一家传统的公司,唯一的出路,不是转型就是被兼并,并购的早,卖个好价钱。而作为一艘大船,转型哪有那么容易?更何况,现在留给他们的时间也并不多了。

这类企业,属于典型的发布模式的代表,所谓发布模式,就是我有一个项目,觉得很酷,我就是想让所有人知道,我要告诉大家,我不管你适合不适合,会不会接受,反正我就是要告诉你。这三家公司的所有产品、信息,虽然不能说是绝对,但八九不离十基本是这样一种思维定式,80年代传播制造业中的推销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第二大阵营,阿腾百:第二代互联网企业

阿里巴巴,是典型的交易模式的代表,但它在成立之初,却是一家典型的发布模式的企业,不管是中国黄页还是阿里的诚信通,因为他们的基因里融入了交易,所以在数据的积累中他们走在了前面。不是因为他们定义了数据,而是数据推动了他们的交易思维。但就是因为阿里诞生时的传统基因,他们对互联网的理解仍然有欠缺,发布思维、广告思维在阿里的基因里那么的根深蒂固,以致于我怀疑未来十年他们还有没有那种颠覆自我的勇气,因为他们70%的收入还是来自于类广告。就如内力深厚的段誉,却始终不知如何控制发力,在竞争中总有那么一丝丝遗憾。相信在淘宝上买过10件以上产品的消费者最有发言权。

如果阿里的成功是源自于对B端思维的延伸,那么,腾讯就是一家从社交C端跳跃发展而来的互联网公司,有人说社交平台怎么可能是交易模式,其实社交就是社会交换,信息的交换,友情的交换,色相的交换,感情的交换,这种交换,就是一种交易。交易平台,最重要的不是交易产品本身,而是对二端的交换服务,但很可惜,我们没有看到腾讯在这方面的大动作,他大量的投入,是对二端的推销服务,卖游戏、卖道具、卖资源、卖手续,不亦乐乎。因此,他做的是交易平台,干的却是推销行为,他没有在为用户的交易行为撮合上有任何服务。

而百度,也就不用多说了,最近时间的表现证明,虽然百度是国人用的最多的工具之一,但他做的却是完完全全的推销行为,把搜索信息“卖”掉,把贴吧“卖”掉,把百科“卖”掉,虽然他号称他从来没“卖”过,但他的代理商、下级部门却……。

所以,百度,脱离队伍了。

第三大阵营,京东360拼多多,交易的补充

如果说阿里代替了农贸市场而起,京东则是代替了百货大楼与数码广场而成功,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一个先来,一个后到。从个人的理解上看,京东的交易思维更传统,他把所有的思维用在了交易平台中产品本身,对物流这些表象级因素上,而对交易的服务,则似乎尽乎放弃,我不明白,在战略上,这是一种怎样的决策。

360也不多说了,他只是一个产品而已,不是平台,这个产品还不错,各方面,但要与其它竞争,则多少显得力单啊。当然,产品也需要交易思维,没有交易思维,产品只能归于传统发布、传统推销。

这里的拼多多,代表类似的垂直平台,就不用多说了,它截胡了淘宝和京东的后路。

 

第四类阵营,头条快手,匹配思维的苗头

今日头条,短短几年,已经成长的很快了,体量虽然还不大,但其思维模式可以说已经走在了前头,这是一个交换资讯的平台,当然也是一个交易平台,但难能可贵的是,这个交易平台融入了匹配思维,把最适合你的信息推送给你,这就不简单了。

更不简单的是,抖音又异军崛起。

他的快速发展也证明了其模式的正确。但匹配思维最怕的是匹配过度。举个粟子,我在天猫上买了双鞋,从此我上淘宝、上今日头条、上百度时,马上就会猛然收到大量鞋的销售推送信息,这就过头了。过度的匹配推送,就如鸦片一样,虽然容易上隐,却会让人护忽略其它能力,造成偏科偏食、免疫力丧失。而一点资讯正处于学习的路上,算给予鼓励吧。

滴滴在快速发展,也证明了这种模式的正确性,但他们在匹配的科学性上来说,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五阵营,爱奇异优酷直播,仍然在发布推销

相信现在坐在客厅守着一个电视机的年轻人几乎很少了,捧个手机看视频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这几年的视频大战非常激烈,却还停留在发布阶段,所有公司都在关注我的技术有多畅,节目有多新,广告有多隐蔽性,而在交易服务思维上却从没有多少用心。所以,这个行业还有很多路要走,谁能够走得快走得准,谁就能够脱颖而出。

最近这几年直播平台的崛起,将会向视频行业发起猛烈的冲击,直播平台的互动性、娱乐性和交易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直播与视频行业的整合是马上要发生的事件,谁能最终胜出,可能不仅仅是资本市场说了算,更多的是用户说了算。

第六阵营,51猎聘

51猎聘还算有点知名度,这个模式其实不用太多介绍

不过他们作为一种交易平台存在,却并没有在匹配模型上下什么功夫,这是他未来成长的潜力方向。

 

第七阵营,携程同花顺

携程,是目前比较大的旅游平台,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模式与技术层面的竞争却并不强烈,大部分的竞争处于营销层面,这个是最让人心疼的地方,他们仍然过着刀耕火种的年代,该努力了。

同花顺、大智慧,典型的大数据交易平台,由于受政策影响极大,他们在其中的交易服务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很多大数据服务不能发挥出来,未来,也许股票交易软件是最有潜力的平台之一,如果有一天,他告诉你有90%的用户准备买一只股票,你认为你能够不受影响?

当然,上面三个项目,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分析,并不意味着他们做的有多大。

 

总而言之,未来十年,大中型的互联网公司不会象现在一样百花齐放,整合与兼并是趋势,很多领域,要么数一数二,要么就变成十强开外,那些超大体量的互联网巨头不会等你做大成为对手。不三不四都很难成功,而要成为数一数二,战略前瞻很重要,发展思维很重要,方向错了,很难回头,而最大的发展思维,就是要让用户更快更准更方便更轻松地获得服务,这是永远不变的思维。匹配思维,也许是目前最适合建成独角兽平台的不二法宝。

最近几年,美国同时得罪了中俄两国,这是兵家大忌,而我在这里同时数落20家知名公司的得失,仅其员工也得上百万了,很可能将会得到大量的水军围攻,这鹿鼎山黑木崖光明顶也许将是雪雨猩风,只得先落慌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