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茅”股价跌停,高管减持吃相别太难看


     6月2日,有“手套茅”之称的创业板公司英科医疗以17.2%的跌幅开盘,尾盘则以20%的跌幅报收。当天,成交34.48万手,也创出该股上市以来的天量。“手套茅”股价有如此惨烈的表现,显然与该上市公司一则公告有关。

 
    6月1日晚,英科医疗发布公告称,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刘方毅计划在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175.55万股(占总股本6%)。此外,总经理陈琼、副总经理于海生、副总经理李斌、财务总监冯杰拟分别减持公司不超0.02%、0.01%、0.02%、0.01%股份。按照当天142.65元的收盘价测算,5位高管合计减持股份上限2201.05万股,涉及金额31.4亿元。高管一次性减持6%的股份,对其股价所产生的杀伤力是不言而喻的。
 
    英科医疗堪称沪深股市2020年的大牛股。2020年,该股涨幅2064.5%,其股价也从2019年末的7.63元,上涨至165.15元。2021年1月25日,英科医疗创出历史性高位296.99元,此后,该股便步入了下跌之旅。
 
    英科医疗2020年能有如此精彩的表现,显然与去年爆发的疫情有关。英科医疗主营塑胶手套、隔离衣等的生产与销售,去年疫情的突然爆发,对其业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2018年、2019年英科医疗实现每股收益分别为0.92元、0.61元,而2020年实现每股收益则高达21.98元。业绩的大幅增长,为其股价上演“大黑马”走势提供了强力支撑。
 
    步入2021年以来,特别是牛年春节以后,英科医疗的股价开始下跌。造成这一格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机构抱团股筹码开始出现松动,包括贵州茅台在内的机构抱团股,几乎都出现股价大幅下跌的走势,英科医疗也没有幸免。
 
    其二,随着全球疫情放缓,以及全球疫苗接种人数的增加,英科医疗手套等防护用品的需求减弱将是大趋势。这无疑会对英科医疗的业绩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英科医疗股价下跌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且不可避免。更何况,由于其股价涨幅巨大,本身亦有调整的要求。
 
    6月2日英科医疗报收于114.12元,这距离其最高价296.99元跌幅超过六成,高位买入英科医疗的投资者损失是不言而喻的。由于五高管的减持尚未开始,在诸多利空的打压下,不排除其股价还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
 
    在此背景下,英科医疗五高管宣布启动减持股价的计划,个人以为值得商榷。虽然说上市公司董监高减持股份是其权利,但显然也需要择时。在股价处于下降的通道中开始减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无形中会进一步放大,并容易在市场上产生“踩踏效应”,进而会放大投资者的损失,加剧股价波动,并放大市场的投资风险。
 
    而且,由于其此次公布的减持股份数量超过总股本的6%,数量巨大,同样值得商榷。客观上,即使是占总股本1%的股份减持,也会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更何况是6%,更何况是超过2200万股股份呢?
 
    英科医疗相关高管的减持,可以说吃相非常难看。而且,作为上市公司的高管,对于其经营业绩等方面的状况,明显比一般投资者要清楚得多,其大举减持行为,是否也意味着这几大高管对于上市公司前景也不看好呢?
 
    个人以为,上市公司实控人、董监高在减持股份时,有必要关注到减持对股价所产生的影响,有必要顾及到投资者的感受。如果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其他投资者的利益的话,这样的上市公司也必然会遭到投资者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