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车圈的一则新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比亚迪的心头宝汉 EV着火了。
上海月子中心事情大概是这样,懂车帝拉了辆价位差不多的比亚迪汉 EV和极狐阿尔法 S做高速对撞试验,结果汉 EV被撞的稀烂,隔那放了两天后还自燃了。
“ 刀片电池起火爆炸 ” 这几个大字印在碰撞视频封面,这真是猛的戳了一下所有人的神经。
差评君看到这个封面时也有一瞬间的震惊,因为王传福说过: “ 刀片电池的问世,代表 “ 燃烧 ” 这个词要彻底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划去 ” 。
无数针刺实验的视频也证明了刀片电池的安全性,而且差评君也比较认可这个结论。
为什么这么说?
而磷酸铁锂电池的先天优势化学性质稳定,基本在 700-800 ℃才会分解燃烧,具备这样的特性就可以保证它不是那么容易自燃。
像小鹏、特斯拉喜欢用的三元锂电池虽然更耐冻,但在它不到 300 ℃就会发生分解,传说中的一碰就火。
可磷酸铁锂的缺点也很明显,单体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三元锂电池低 70% 左右。
所以,为了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总电量,只能在结构上升级。
我们都知道,车辆上的电池是一个个小的单电池( 也叫电池本体 )以一定结构排布组合而成。
电池本体组装成为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再成批打包形成电池包( Pack )装到车上。
这虽然保证了一定安全性,但有很多空间都被电池模组的外包装或支撑结构占据。
比亚迪做的创新就是,刀片电池本质依然是磷酸铁锂电池,只是抛弃了一开始传统电池的包装思路,去掉了电池模组这一步,直接将刀片状的电池本体贴在了电池包边框上。
省去的电池模组空间就可以装更多的电池本体,体积能量密度比传统铁锂电池提升了 50% ,这不就快赶上三元锂电池了。
这样设计的刀片电池除了相较于传统磷酸电池提升了续航以外,甚至还被做成车体构造的一部分,相当于电池包的梁结构,在发生碰撞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所以,这玩意天生就不容易起火,甚至还能用来防撞。
而且在视频中,差评君也看到,所有的检测结果只能证明车自燃了,不能证明是刀片电池起火导致车被烧。
消防报告给出的结果也是电瓶电器线路故障导致。
可能懂车帝在用完这个标题后也觉得不妥,所以懂车帝也在第一时间修改了标题,将原来的 “ 刀片电池起火 ” 改为 “ 静置两天后起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