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生活的“院子控”,抢先入驻武汉CLD


因为“德尔塔”疫情,城市再次放慢了脚步。
 
被封控的社区,人们有更多时间在家陪伴家人。在居家办公的日子里,人们向往着有一个大院子的生活:一宅一院,三代同堂。
 
相比上一次,武汉的防控手段有了明显变化:不仅反应足够迅速,并且防控更加精准,因区、街道、社区施策,人们不再恐慌,更加从容。
 
这与武汉的发展策略有些类似:针对不同区域,分别有着精准的定位和明确战略,最后合成一盘大棋。
 
大体来看,武汉各大区域悄然间形成了CBD和CLD两种运营逻辑。
 
01
 
关于什么是CBD,想必见过世面的武汉人,已经被各种城市级项目灌输得差不多了,今天不多赘述。
 
这两年,武汉提出要提升城市能级与品质,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其中很重要的策略就是要提升城市的“五大品质”:规划品质、建设品质、管理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
 
逻辑很明朗——不仅要卯足劲向前奔跑,同时要关注到生态与生活,考虑到板块的长期价值,思考规划能为城市留下什么。这样的布局下,CLD(中央生态居住区)的建设,成为题中之意。
 
不同于CBD强调高端先进快节奏的都市商务功能,CLD更加强调板块的生态保护与居民的生活状态,展示出城市的另一面,优雅且有腔调的都市生活,呈现出城市进化的高级形态。
 
可以说,CLD的逻辑是生态优先、生活优先。
 
在武汉市内,哪个板块最适合成为CLD?
 
不仅要具备大都市区的素质,交通路网发达,城市配套齐备,同时要保留原生态的风貌,作为CLD的先天基础。
 
众多板块中,中法生态新城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在区位上,它是最靠近主城的新区,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拥有大型的城市湖泊、绿地,享有“三面荷花一面柳,满城春光半城湖”的美誉,具备一流的人文生态资源。
 
根据规划,未来的中法生态新城将在天然的生态环境中嵌入多个小而美的平行街区,街区与街区之间由森林、湖泊、公园、农田衔接,为片区创造出人与生态高度融合的肌理,预期达到90%以上的步行出行率。
 
在这样的板块中,植入先进的都市元素,可以说无论在先天禀赋还会后天规划上,这里都可以作为武汉的CLD示范区。
 
02
 
武汉的新城有很多,39平方公里的中法生态新城肯定算不上高调,你不知道的是,它其实是个“实干家”,从规划到现在,默默耕耘7年,初见雏形。
 
2014年3月,中法携手,这片以“知音文化”闻名的土地上,再次上演一段知遇知音的故事。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是中法两国合作建设的第一个生态城,也是湖北省可持续发展战略、武汉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将中法生态城定位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宜居新城典范。
 
这座新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推动形成产城融合示范区的生态新城,建设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特色彰显的国际化街区社区,兴办高端国际医院、学校、养老机构等高端配套。生态新城要打造的,是将自然生态与城市资源高度融合的高级烟火气。
 
武汉对这座生态新城到底有多重视?
 
近年城市的重点规划,都在向这里倾斜。
 
今年7月,武汉提出将按照100-200万人口的“大城市”标准,建设光谷副城、车谷副城、临空经济区副城和长江新区副城,打造成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用地集约、生态良好的综合节点城市。与此同时,优化以蔡甸为代表的城镇组群,按照“中等城市”规模标准建设,分别突出生态、健康、制造、化工等产业转型示范。中法生态新城,就是蔡甸组团的源动力。
 
同时,武汉提出的“五个中心”主体功能区规划里,中法生态新城成为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布局之一。
 
中法生态示范城是湖北武汉对外开放重要窗口,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体验消费、高端国际健康医疗、节能生态、绿色智慧交通、创业服务等六大主导产业。
 
03
 
评价一座新区的价值,首先看规划的优越性,同时不能忽视他在落地执行上的效率。在这方面,中法生态新城可以说是个“实干家”,招商引资上,总是快人一步。
 
去年12月7日,武汉·中法半岛小镇迎来首批项目集中签约,吸引数十家中法企业参加,涉及21个项目。这对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的建设将起到推进作用,为武汉西部板块在经贸、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注入资源。
 
刚过去的第一轮集中拍地,在蔡甸出让的13宗地块中,有11宗均位于中法生态城, 11宗地块中,仅3宗为纯住宅,有8宗土地都是住宅+商服,并且配建有教育、公园和绿地和教育科研用地。
 
这说明武汉西部的重心在中法生态城,并且加速兑现城市功能配套,住宅越来越稀缺。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首次出手,让中法生态城凭添几分“文人气质”,他将在这里打造集文创产业基地、科创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海归青年创客中心、中法风情艺术街等于一体的大型“双创”综合文创园区。
 
没有地王,没有高溢价,但扎扎实实地围绕着招商引资和城市配套做文章,就是为了强化这里的生态与宜居。
 
至此,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的CLD属性再次得到巩固:在产业集群和区域资源上不断发力。
 
这里自然禀赋优越,拥有“两湖三园一绿道”的绝佳生态环境。
 
区域内被后官湖知音湖环绕,规划有后官湖公园,以及面积约5000 亩的知音湖文化公园,比解放公园要大10 倍左右,同时,还有花博会和知音湖绿道,自然景观资源非常丰富,森林总面积逾 4 万亩,森林覆盖率约 90%。
 
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这里湖泊水质达III类以上标准的约 300 平方公里水系、约 116 平方公里国际级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亮丽的湖光山色、丰富的人文景观、充满活力的玩乐项目,是城市中天然颐养之地。
 
在地理位置上,与武汉核心区靠近,与内环的直线距离大约25公里,在可达行于出行效率上,几乎不造成负担。
 
 
04
 
城市发展带给武汉的改变,是颠覆性的。如果再务实一点,一个优秀新区的成型,必须有着标志性的项目出现。
 
当这个片区某个院子项目传来“屡开屡罄”的捷报,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一直在等待的,就是这么一个与之相得益彰的项目——融创·山水拾间。它的出现,是这座中央生态居住区里程碑式的节点。
 
融创·山水拾间,坐落于知音湖大道与五贤路交汇处,被一大片天然水域和生态绿地环绕。
 
这里不仅与市中心距离较近,还拥有后官湖的绝佳自然景色,这是融创在武汉首个“山水”系作品。
 
在项目的园林风格和整体观感上,融创选择回归中式文化,提炼中式内核,去除冗余细节,创造了更加细分的IP视觉——宋式风格。
 
未来社区景观的呈现,在目前的示范区造景就能略知一二,花木搭配错落有致,大型乔木铺陈出曲径通幽的通道,途中点缀景观小品,用名贵树木、石景和水景一一呈现,像是展开了一幅宋式山水画卷。
 
同时在建筑外观上,利用灰与白的变换与空间层次呼应,将不同层次的建筑与空间界面相互映衬叠加,利用金属材质的檐口与线条,强调了纵横明晰的线条,形成国际中式建筑艺术品。
 
可能是因为宋式的审美与现代比较匹配,再加上简洁高级的建筑风格,让项目的各种元素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相互呼应。
 
 
05
这几年,融创已经在武汉人心中迅速建立了存在感,对很多人来说它已经成为“好房子”的代名词。这一次,在中法生态新城,融创如何创新?
 
融创对联排产品进行了二次开发,发明“南北双院、地上多层”的“新联排”。
 
项目不仅设计有“大院子”,而且还是南北双院。如果是边套户型,再加上侧面的院落空间,那么就直接打开了270°景观空间,拥有广角视野。
 
在大面积庭院的基础上,项目大面积使用落地玻璃,尽可能增大窗墙比,这样的好处就是让整座屋子明亮得像个大玻璃盒子,同时空间更加富有趣味性,将花园最大程度地共享给室内,让屋内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院子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在室内功能区的划分上,根据样板间装修方案示意,用地上多层空间,做了纵向的精细分区,体现出家人之间的边界感。
 
无论是一层还是二层都尽量减少了过道的空间,将通往各个功能区的过道空间都纳入到客厅或者公共空间里,提高整体的空间使用率。
 
根据样板间拓展后的方案,从三层开始到五层的空间,则设计为不同家庭成员的起居室。这样即使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也可以做到“一代一层”,保持代际独立。
 
项目的三层空间,除了大主卧套房设计,旁边的多功能区可设计成棋牌室或者茶室,是适合父母双亲的独立空间。老人习惯早睡早起,年轻人回家比较晚的时候,可以直接乘电梯回到四层洗漱休息,父母早起可以到二楼做早饭、回到三层喝茶下棋,互不干扰。
 
四层则是属于主人的私享空间,约60㎡的大套间设计,分别为男女主人设计了步入式衣帽间,女主人的衣服配饰包包,男主人的西装衬衣领带,独立收纳。
 
儿童房则设置在五层,承载起孩子全龄段的成长和生活。五层的露台可以布置成户外活动空间,安放下他们更多的兴趣爱好。
 
当然,有的孩子比较活泼好动,父母不放心将他们安置在最高层,完全可以将四、五层的功能互换。
 
在大平层里,想要做到良好的代际独立,唯有用套间+四叶草布局,让家人的私密空间在水平空间内做到相对独立。但是在融创山水拾间的联排产品中,直接在纵向空间进行分隔,一代一层,起居动线可以完全分开。
 
这样的创新背后,是精细的动线设计和空间重组,为家庭生活带来颠覆式升级。
 
 
[后记]
 
 
武汉楼市里,基本形成一种定律:在任何一个片区,融创的出现,就代表着爆款+流量。
 
此次在中法生态新城落地的“小众产品”,也不例外。
 
入市以来连续两次合院开盘,均售罄,推出联排产品后,再次没有悬念地“日光”,没有意外地位居武汉低密产品成交金额第一名。
 
买家大多是被这套“南北双院,地上多层”的硬核联排征服,再加上中法生态新城的高端规划与潜力,坐实了对中央生态居住区的一切美好想象。同时,总价约260w左右,就更能撩拨起“院子控”们的购买欲了。
 
毕竟,这套联排产品不仅在武汉市内算得上“惟一”,即便放眼武汉都市圈,也是性价比高且独特的存在。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