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
沈毅:一是历史方位。进入到新发展阶段,人民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上升级,需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共同富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大国竞争。国家竞争是制度竞争,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否实现共同富裕是大国竞争的关键。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方面。三是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和释放内需潜力和活力,对社会财富进行优化分配调整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四是民生保障。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在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保障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杨健: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的历史交汇期,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升级版”。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李振谦: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技术问题。科技革命带来难以想象的财富积累,呈指数增长效应。应保障人民公平受教育权利,消除不正当竞争和垄断,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社会保障及知识价值。
樊平:要充分考虑新发展阶段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共同富裕的提出属于干预性重大决策。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差别、分条件推进改革,确保制度的活力和秩序。二是规范资本。无序资本对国民经济造成冲击和影响,要构建可预期、稳定的经济环境。三是创造财富。加强财富在不同阶层的流动性,实现财富互通边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