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非看空B站 只是觉得它做不到4亿用户


 “文章里面对潜在用户的估算还行,但是就觉得缺了点什么。”表外表里《争议中的B站,摸到了天花板》一文发表后,有雪球用户如此留言道。

而梳理更多类似的反馈之后,我们姑且将其理解为:大家认同文章中对B站2023年实现4亿MAU指引预期的怀疑态度,但缺乏详细论证的测算空间和数据,让大家对客观、准确性存疑。

为了弥补这种遗(zhi)憾(yi),本文将通过对B站用户增长阶段、用户增长空间进行详细测算,来弄清楚现有战略布局下,B站能否兑现MAU增长预期。

一、2.37亿MAU,B站仍需主动拉新

此前,表外表里通过对文字、视频、图片等一系列互联网内容平台的复盘研究,发现了一条共性规律,那就是内容社区扩张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初始阶段:产品由想法转变为项目落地,并受到市场认可。

·被动拉新阶段:借助口碑传播或者轻度运营,平台实现被动增长,带来原始用户积累。

·主动拉新阶段:平台规模初现,推出较强度的运营策略,主动谋求大规模用户增长。

·成熟阶段:主要有两种增长路径,一种是停留在主动拉新阶段,通过内容SKU扩充继续向目标用户群体渗透;另一种是进行投资或出海,直接与竞争对手争夺用户。

比如,进入成熟期,已完整走过全过程的快手,其在被动拉新阶段,因对下沉市场用户表达需求的精准把控,在几乎没有市场投放之下,凭借低制作门槛和独特社区氛围,2013-2016年原始用户MAU达到1.1亿,规模可观。

2017年后,面对抖音的竞争,快手改变自然增长策略,大量招兵买马、扩充团队,主动拉新。例如,推出极速版“烧钱”进一步下沉,追求用户增长。

而在短视频赛道拉新空间趋于饱和之后,快手选择投资出海和内容SKU扩充两手抓。但出海业务进展不利——负责海外业务的首席增长官一职持续动荡,快手现阶段更侧重于内容SKU补足,例如对游戏、二次元等细分领域的开辟和完善。

(备注:海外YouTube的存在,基本意味着B站不太可能选择出海扩张战略)

回到B站,其也是类似的用户扩张轨迹。

2009-2014年,聚焦动漫番剧等二次元领域的特色定位,让B站积累了大批高粘性的原始用户。据2021Q2财报披露,十年前注册B站的用户,仍有50%的留存。

随后陈睿加入B站仍保持被动增长,直至B站上市才积极运营,进入主动拉新阶段。通过活动运营,以及2018年后的品牌破圈等方式(对此的详细报道已有很多,此处不再赘述),用户规模在2021Q2达到2.37亿。

再结合管理层给出的2023年达到4亿MAU的指引,可知B站目前仍处于主动拉新阶段。

而要兑现接下来的主动拉新增长目标,需先弄清楚平台的用户画像以及扩张空间是怎样的。

本文由上海红贝房月子中心编辑整理发布,更多内容阅读推荐:上海月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