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蝉鸣已换促织声
喻建国
几乎是每晚8点半,我提着湿垃圾、干垃圾和可回收利用垃圾,偶尔还会有点有害垃圾,从家中出发,去小区垃圾收集站扔垃圾,单程约300米。今晚我突然感受到音响的异样,蟋蟀的鸣叫代替了蝉鸣。猛然间有一种改朝换代的感觉,时过境迁,一切又都变了。
时间包裹着环境,环境融汇于时间,一个时境出台了。时间过了,景子变了,另一个时境登台了。时境一个接着一个时境,时代接着一个时代。
蟋蟀会在四种情况下发出叫声:求偶,这种叫声占有的时间最多;凯歌,战胜对手后的鸣叫,这时的叫声最为雄壮;动员,战斗前的叫声,一是为了给自己鼓劲,另一是吓倒对手;情话,交配前雄蟋蟀通过叫声,可促雌蟋蟀向其靠拢,一雄一雌两只蟋蟀尾部靠拢到后爪能触及到的位置,此时雄蟋蟀开始唱起情歌,声音婉转而轻柔,待雌蟋蟀进入状态时,叫声停止,进入交配。蟋蟀的叫声意味着秋天来了。蟋蟀鸣叫的频率与气温有关,摄氏13度时,蟋蟀每分钟叫60次。气温越高,叫得越欢;气温越低,鸣叫的时间间隔拉长。
清·宋琬《蝶恋花·旅月怀人》有曰:“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宋·叶绍翁《夜书所见》有曰:“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回落一灯。” 宋·陆游《秋兴》有曰:“蓬蒿门巷绝经过,清夜何人与晤歌?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传家产业遗书富,玩世神通醉脸酡。如许痴顽君会否?一毫不遣损天和。”
蝉鸣意味着酷暑炎炎,蝉用其针器吸取树汁,蝉的幼虫则在土中吸取树根的汁液。雄蝉不断震动位于腹部的两片鼓状膜,发出尖锐响亮的声音,把自己所在位置告诉雌蝉。蝉鸣意味着正值隆夏。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有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苏轼《阮郎归·初夏》有曰“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唐·卢仝《新蝉》有曰:“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翦不断,还在树枝间。”唐·杜牧《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有曰:“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
我这一生中最令人不忘的蝉鸣是上海四德来路7号花园中的蝉鸣,姨娘在花园的竹栅栏下给我讲述国学的镜头频频闪射;大儿松江别墅花园中的蝉鸣和小儿滇池旁别墅花园中的蝉鸣,迷人,醉人,让我难以忘怀。
蝉鸣换成促织的歌声常常带给我的是悲悯。清·周亮工《书影》卷四有曰:“画家工佛像者,近当以丁南羽、吴文中为第一,两君像,一触目便觉悲悯之意,欲来接人。”哀伤中参和着怜悯,悲融慈悲,悯怀同情。悲悯之情源于佛家、儒家和道家,悲悯折射出博大的人间之爱。
蝉鸣换成促织声,自是门庭已改换,季节确更易,适应吧,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