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一个段子:
假如潘金莲的晾衣杆,不失手打到一个人(西门庆)的头巾——就不会发生与西门庆的奸情——武松也就不会杀西门庆——武松也就不会被逼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朝廷和宋江就打不过方腊农民起义——方腊当了皇帝不会有靖康之耻——就会消灭金朝——就不会有后来的元明清——当然就不会有慈禧太后——中国就是最发达国家——极有可能统一了亚洲。
关于潘金莲的晾衣杆,《水浒传》是这样写的:
又过了三二日,冬已将残,天色回阳微暖。当日武大将次归来。那妇人惯了,自先向门前来叉那帘子。也是合当有事,却好一个人从帘子边走过。自古道:“没巧不成话。”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
《金瓶梅》也写了潘金莲的晾衣杆:
白驹过隙,日月如梭,才见梅开腊底,又早天气回阳。一日,三月春光明媚时分,金莲打扮光鲜,单等武大出门,就在门前帘下站立。约莫将及他归来时分,便下了帘子,自去房内坐的。一日也是合当有事,却有一个人从帘子下走过来。自古没巧不成话,姻缘合当凑着。妇人正手里拿着叉竿放帘子,忽被一阵风将叉竿刮倒,妇人手擎不牢,不端不正却打在那人头上。
看官,无论是《水浒传》、还是《金瓶梅》,都有一句话,无巧不成话。泡妞自古都有道具、各种巧合来着:
许仙和白素贞因为一把伞心生爱慕
牛郎和织女因为一件衣服相识
梁山伯和祝英台因为是同桌的你
卢俊义和老婆因为主仆关系相识
吕布因为常伴义父董卓身边才晓得有个貂蝉
补充:
1、假如白素贞遇到的是牛郎董永,而七仙女下凡遇到的是许仙,会是什么情况?
2、各位看官,《水浒传》说潘金莲是失手掉落晾衣杆,并非故意。所以潘金莲的晾衣杆造成中国历史的巨大改变,是过失犯罪。
您呢?看了本文,您很有可能故意为之,如果你因此改变了历史进程、或者再招来一个慈禧太后误国误民,你是故意犯罪。作者特在此声明:一切看了本文后发生的事情,皆与本文作者无关。
3、《金瓶梅》说,潘金莲手中的晾衣杆,是被一阵风吹落。是不是真的呢?当时是不是在清河县,有过十级台风呢?
恳请学历史的同学,联系一下学气象专业的同学,共同做一番考证。在下和读者诸君坐等喏!
如果有趣,转发给朋友们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