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展览会越来越多,大西南地区也开始加入办展的历史潮流。1928年成都举办了四川国货展览会,两年后的1930年,贵阳也举办了贵州实业展览会,但这两者都是以省为单位的,直到1935年西南市场统一后,才在成都举办了首个以西南地区为单位的“西南各省物资展览会”。
正是在这个展览会上,茅台前身烧坊参加并且获得了特等奖,这对茅台酒生产与销售的扩大产生了积极影响。
1935年后,随着西南地区商贸流通的频繁,人们开始意识到交通的重要性,先后陆续修建贵州通往湖南、广西、云南、四川周边几省的主要公路。上述公路的建成通车,对扩大茅台酒的销路和影响,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雷颐认为,市场对茅台酒的需求急增,反过来也刺激了包括茅台酒在内的烧坊扩大自己的产量,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让茅台逐渐为国人所知。
“所以说,1935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我们要怀念那一代茅台人对历史的把握。”在雷颐看来,正是因为茅台在1935年踏上了历史的跳板,踩到了历史的节拍上,才有了茅台酒举世闻名的今天。
茅台的经历和演进也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带来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启示——只有开放,才可宽阔吸纳,进步持久。
也唯有坚守在赤水河畔,坚守着古老工艺,坚守着时光与真理,坚守着容融合和,茅台酒才能从中国酿酒历史中走向现代工业文明,成为今天东方最具美誉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