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宋之问《送杜审言》品读

 

中条山客

 

【品味】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唐代襄州襄阳人(后移居河南巩县),是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与杜审言交往颇厚,写此诗以赠。首句即营造出寂寥情绪,加上朋友遭贬竟要远行万里,更令人嗟叹。作者因卧病在床,不能到渡口桥边相送,所以寄托江上烟树替他送行,远树棵棵含有他心中依依不舍的深情。接着将友人贬谪所行之路写成一条追思历史上杰出政治家、文学家的不凡路,西晋孙楚不遇、楚国屈原冤屈,同时含有安慰和鼓励他的意思。最后将朋友被贬谪比作宝剑流落,有代表他鸣不平的意思。这是一首情理俱佳,对仗工整,质朴平实,端庄稳重的好诗,历代好评如潮,尤其是颈联“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深受人们喜爱。

【原文】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今译】

在下身体欠恙,卧病在床,与人少有交往,门庭冷清,听说你遭贬到万里远外,为你叹息。我不能到河边桥头饯别相送,江边远树相互依偎深含别情。贬官因你才高过西晋才子孙楚,汨罗江停舟系船凭吊楚国文豪屈原。可惜哪可叹!你犹如一把锋利无比的龙泉宝剑,无人识别,遗弃在万里外的江西丰城。

 

202218日星期六,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