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教师职称评定,还是医生等其它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现在都是人社局主持的,所在部门的上级是不插手的,同时文件的修订是人社厅组织学科专家制订的,人社厅是有发言权,解释权的,而评审委员会是负责具体实施评定的,所以我呼吁的对象是安徽省人社厅并阜阳市2021年中小学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
为什么我如此坚定的呼吁?因为我始终怀有底气,底气从何而来?我认为来自于自大学以来20多年来一直以来的孜孜不倦,来自于这20多年来一直埋头苦干做事,抬头有底气的做人。
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参加工作,从来没有争名夺利,多是一直埋头做事,相信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努力不够,相信自己更努力一点,就会触及彼岸。在任何困难挫折下,都始终自信乐观,都从来没有松懈,更不会放弃,坚信自己的选择,坚守人生的底线与准则,坚持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参加工作后,无论是工资收入如何,都没有埋怨,更没想着去逐利,而是甘于清贫,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实际工作之中。严守教育,教师的底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做好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工作。比如担任班主任工作时,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家长请客,送礼行为,作为当地重点中学的数学教师,即使在没有教育双减背景下的前十几年也始终主动,自觉的拒绝给学生补课,而是更多的鼓励,关心,教育促其从内心坚定主动,奋发学习的信念,信心,决心,更多想到的是为农村家庭减轻教育负担,同时努力把其教育好,为农村家庭的未来增添希望。
在政治素养上,无论是对党,国家,人民都很忠诚,并积极的投身于各项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从未讲名利,至少获得的是内心的满足,做人做事的底气,但对2021年高级教师的评审结果却倍感受伤,不能接受(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愤怒,仅有的两次):
(1)按照时限2017年我就够评的,但当时业绩条件要求高,而所有的硬件我都想通过自己的汗水去获得(此处你懂的或者那些年评过职称的都能感同身受)但既受到个人的能力有限的影响,又受到我一直力求光明磊落,还受到当时的环境诸因素的影响
(2)2019年对照材料,我少一篇市级获奖论文,但实际上之前完全由我自己所写的文章数十百篇,感觉可以碰碰,于是决定参评,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汗水,就在送评前,被建议缺少一篇市级获奖论文,问我坚不坚持,我虽想坚持,虽有大量自己所写的文章,却缺少的是盖着红印的获奖论文(也就是我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写在了市场里,却因没有送去参评而获得一个证书)在最后一刻,我不得不放弃,几个月的日夜努力顿时化为了泡影。
(3)2020年,由于之前从来没有向市级投送参评论文,而为了把职评这个教师职业生涯中一件重要的事完成,就参评了当年的教学论文评选,但由于没有获奖预期,最终是论文获奖通知发布在后(具体日期详见:,而职称准备工作在前(具体详见:,为了避免重蹈2019年覆辙,之前没有做准备,而论文获奖之后根本就没有准备材料的时间,而按照当年的文件我的材料是符合的,但当时都没有什么强烈的冲动,怨言
(4)2021年安徽省试行中小学教师职评新文件元年,按照新文件我的业绩又缺项即缺少一次岗优,而在参评材料中,我提供了一些我认为可以替代的材料,但未获评审委员会的认可,而同时由于新年是新文件的试行年,想到新老过渡,会设置缓冲,因为中国许多重大的改革都有渐进特征,原以为评审委员会会综合考虑,但最终结果显示的是按照新文件的描述严格执行。
对评审委员会的严格执行的态度我们能够理解,作为一个不想通过非正直的途径去通过职评的知识分子来说,对职评的公开透明持肯定,支持的态度,但我认为既然是公开的,透明的,过与不过评审委员会有自己的态度,那么也可以通过大众的态度来辅助即无论是职评,还是授奖或是其它,把候选人的事迹,材料拿给,介绍给大众听听,看看。。我想如果这个人真正是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事,大众是有共鸣的,也相信如果没有文件框的约束,评审也会把票投给真正在做事,更多想着国家,社会与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