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市场闪崩之时,国家队证金,汇金入场救市,在我看来这就是早期定投基金的煞形,但不知为何后期决定让市场自我调节,国家队不再托市,从内部的角度说应坚定市场化的大方向,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来实现再平衡,但如果面对国际资本的恶意持续的做空,我认为管理层不可袖手旁观,比如近期市场暴跌的导火索是俄乌战争,但跟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同时受战争的短期影响后又V形反转,但是在美中概股的暴跌首先影响了香港市场,使得恒指创近六年新低,而后情绪传导到内地,刺激了国内超级机构的神经,也加入到情绪化的宣泄的行列,但要知道此一时非彼一时,2015年上证是最高打到5178点,而后闪崩的,而本轮上证才上攻至3721点,而且在3000-3200一带集结了大量筹码,一旦失守,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随时燃爆。
其实几年前我就建议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定投基金,当时主要是建议针对低估的大金融与中字头建立定投基金,因为这些个体在上证由2447点上攻至3721点,涨幅50%,而不少大金融不涨反跌,而中字头的涨幅也远远低于指数的涨幅,而无论是中字头,还是大金融中的许多个体,都是国之重器,是冠以中字头称号的,无论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中,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再或展示大国形象与成就时,都无疑是中国的名片,理应走在市场的前列,冲锋陷阵,针对这些个体的低估值,建立金融稳定定投基金势在必行即市场是不缺乏流动性的,但是市场却出现冷热严重不均的局面即热的过热,冷的过冷,造成高不敢就,低不能就的尴尬境地,此时市场的发展的突破口就是均衡,再平衡,主要通过外在的力量去激活就,去纠偏,我想主要应该是由官方主导,因为官方的信用使募集资金比较顺畅,而且募集资金的体量能足够影响到个体,且定投可以大大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当然可能募集的基金跟抄底时机不匹配,比如我认为金融稳定定投基金应该主要在市场暴跌时才入市抄底,且市场稳定后就择机推出,而平时工作主要是追踪市场的走势,但暴跌的时机谁也把握不了,同时如果提前募集了资金,就有闲置的浪费,就有被动追高的风险,此时我建议对市场抄底资金的救赎即当市场暴跌时,金融稳定定投基金有限,可以向市场发出信号,动用市场力量抄底基金限定的板块与个体,而后由金融稳定定投基金募集资金后赎回,并给与一定的佣金,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当下的市场救赎应先外而内即本轮情绪的宣泄始于在美中概股,定投基金首先应该维稳目标个体,而后就是香港市场,一旦外部情绪稳定下来,国内市场就非常平稳了,而从投放的资金体量看,也应该先外后内,而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参与到操盘中,为金融市场的稳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