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不容易


 开窍是打开一个开关

上学时就有一个体会:学习某一门课时,刚刚开始就是“--”,绝对就是一种老师主动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

在这个阶段,老师讲的是一,学生能够记住一,就已经算是不错了,绝大多数情况下会有效率损耗——这时学生记住了老师教的一部分。

这种过程是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直至来到了一个临界点:突然间开窍,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实现举一反三了。

假如没有达到开窍,就会形成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一旦开窍,就会开成没有状元师傅,但可以有状元徒弟的情况。

工作中追求入门

学习中有开窍和开悟,工作中就有入门问题,二者大致相似。

龙总评价过一位朋友:已然毕业二十余年,但从来没有入门——一直在门外转悠呢。

入门不容易,这和上学时开窍一样——一旦开窍,就会事半而功倍,就可以举一反三。

做事情,真的要下大功夫,追求快入门、早入门

有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之后才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聪明人得下笨工夫

国人就有爱寻窍门、想用巧劲的传统。

对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多数是简单的、重复劳动,于是得先下苦工夫、笨工夫,再寻求开悟。

简单工作是往往就有另外的天地,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本身就是不简单。

先从入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