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悲观情绪不应该被一部分人渲染,更不应该被另外一部分人所利用兼谈如何治市


    上证自2446点一路上升到3731点,本来上证运行的中枢为3200点,最多一个诱空的区域3100-3200点,而同时创指自1187点一路上涨到3576点,其运行的中枢应该在2500点左右,最多一个诱空的区域即2400-2500点,而前几次市场的回踩都是这种逻辑展开并结束的,特别是创指在前几次的调整中,虽然低点不断下移,但都都没有下破2400点,但最近市场悲观情绪先是由在美中概的表现传导至香港市场,以及内地,造成心理上一定的恐慌,但仍未反映在盘面,而人民币汇率由6.3贬值到6.7,其实在我看来波动十分有限,要知道贸易战之时人民币汇率贬至7.2左右,也就是说中概股的估值萎缩对香港与内地的冲击较多,但这种冲击不仅仅是因为基本面的变化导致的,也与退市的可能有关,我想如果沟通顺利,估值会有很大的幅度的回升,但关键是美国就是希望中概股来打压香港市场,内地市场,我们不得不被动去另寻解决问题之道,我认为应组织国内的机构去美国市场回购,稳中概就是在稳香港,更是稳内地。

    国内我认为应该管束的一些股评人士情绪渲染,比如有不止一位股评人士渲染上证将寻底2660点,甚至2550点,而上证的启动点为2446点,难道要推倒重来吗?而且在3200点上方连续几十日成交量达到万亿,大量真金白银铸就市场坚实的基础被多种情绪因素形成合力下击破,实在是不应该,更重要的是指数是失真的即即使上证指数是3200点,甚至有一半的个体还趴在地板上呢?大量追逐明星股评人士的投资者形成行为趋同,而在基金销售也是如此,大家都在追逐明星基金经理,而要知道每个人的风格是不同的,高度趋同的购买能导致市场投资模式单一,结构集中且趋同,使得市场在往失衡的方向发展,不利于市场整体,长久的发展,比如抱团的茅台类多出现腰折的一幕。

   今天还解气的是昨晚美国市场大幅杀跌,在国内市场各投资者都纷纷预测今天的市场更艰难,可是国内市场不仅挺住了,而且还逆势大涨,不仅给不怀好意的彼岸一记响亮巴掌,也是国内总是崇洋媚外,习惯于看美国颜色者以警醒即努力成为建设中国资本市场的积极力量,奉献自己的智慧。

   中国的资本市场可谓是大起大落,因而成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势在必行,如何筹资?我认为既然壮大机构投资者是市场建设的重要方面,那就应该通过制度设计来促使机构投资者起到引领市场,在市场危难之际承担机构的社会责任,而不是靠上级以及行业协会的喊话,同时既然募集权是国家下放的,但你获得金融牌照,拥有募集权之时,也应该相应承担建设市场,引领市场,维护市场稳定的重任,所以在没发行一笔基金之时就应该进行一定比例的基金准备,以备不时之需,可以上缴给国务院金融委,当然更应该充实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那如何救市呢?实际上一年维护市场稳定最多也就两三次,大部分时间市场的升或者落都是良性的,而像最近的下跌就是非理性的,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都是先跌20%为敬,有的甚至是30%,而且前天的大跌导致第二天还大幅高开,一次这样的经历可能就把一年的辛苦耗费掉,而同时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资金都不是很宽裕,此时金融稳定基金介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何选择投资标的,比如周一大跌,周二对于一些跌幅超过10%以上的个体,只要价格较低,业绩尚可,金融稳定基金入市干预,比如昨天不过300只跌幅再超过10%的,选择其中的50只,不过50亿元就能婉转趋势,而市场其它力量看见国家队托底,也会更积极的对剩余200多只个体抄底,也就是说当个体相对近期的低点,再跌20%时,首先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或者市场中的机构就应该起到托底的作用,而不是任由下落而图捡便宜筹码。我想从微观入手,托底极有限业绩尚可,但跌的够狠的个体,全市场的底线规矩就建立了,这个市场才不会被一小部分人过度利用,成为过度逐利的名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