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感言
曹秀
这不是官方的,这是我自己的获奖感言,也是一种心里想法,借机抒发。我参加过很多评奖都石沉大海,这样的事屡见不鲜,明明知道没有结果还是参与,只图心里安慰。我是带着满腔热情,得到的是被抛弃,被冷落。有人说中国最大的杂志是中国作家,人民文学,中国最小的杂志也是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因为他们的编辑始终是一个层次,他们认为可以发表的作品。有多少不能发表的作品?没有人知道,每年都有很多作者给他们投稿,真正发表出来的廖廖无几,我们这样底层作家更是望洋兴叹。
算起来,我在我们的小城市当了近20年作协副主席,从来没有占作者一点便宜,没吃他们的饭,没喝他们的酒,有时还需要我请他们,帮他们改稿,甚至给他们写稿子,在外评奖,有人拿着他的奖嘲笑我:你看他比你强在外能获奖!
为此我委屈,不是我不想获奖,我也想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上发表小说,发首诗也行呀。可是人家不发我有什么办法?几十年前,有人说在内部报刊发表的作品同样能上人民文学,同样能上中国作家,关键是人家是不是为你发表。
一样的秋天,不一样的收获,不是我个人问题,是所有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我想获诺贝尔文学奖都不知在哪里申报,更没谁主动为我推荐,默默无闻心有不甘。最近,看到一个评奖消息,第二届“佐吉奥杯”全国短篇小说大赛获奖名单上,我的小说《初冬》获二等奖,这是由《渤海文学网》举办的,不是权威大奖,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鼓励。十年前,我的小说《隐私权》在第三届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获短篇小说一等奖,这是由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联合举办,《隐私权》被改编电影剧本,还在参赛中。想不到十年后再次获短篇小说奖,奖不高,没权威,几十年的文学创作能有这样的呈现已经难能可贵,我还是知足常乐。
在没有任何关系下能评个二等奖实属不易,说明编辑心里有作者,有文学,有正义,也有同情心。
一样的秋天,不一样的收获,对我而言,有收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