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潭日记176:闲话饮酒
晏弘
少年无知,说起本事就比谁尿得远;年青无畏,浪荡江湖就比抱得美人归;中年无聊,顾盼左右无话找话就比肉麻;老年无趣,见面就比谁家儿孙有出息。人生在世,一场游戏,刚开始就终了,瞬目而已,有喜有忧,有昂扬,有失落,得一时,春风满面,错一步,步步皆输。天运如此,奈何奈何?陶渊明到底旷达,心胸豁然,一俯一仰,笑说:“但取杯中物”,无他无他,喝酒喝酒!
俗谚:“酒是粮食做,越喝越好过”,好过到醉乡,一枕黄粱也!母亲曾经给我讲过米酒的谜语:“生在芭茅林,死在汗油城,骨尸都烂尽,还有阴魂来缠人。”如此这般,啊呀,酒中有鬼,阴气逼人、缠人,骂人“酒鬼”确有来历,所以母亲劝说我们兄弟仨小酌怡情,酗酒伤身。现实中,很多酒徒上桌酒盅一端,推杯换盏,眼珠骨碌,豪言壮语,得意往往忘形,不知今夕何夕姓甚名谁了。
大抵饮中君子认为,喝酒养性、养志、养生。首先养性,性情中人,惟以酒养。陶渊明自况实录,写道:“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任真自得之神态,跃然纸上。箪瓢屡空,晏如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昭明太子读陶渊明遗作,为其正名,收集、整理、编辑了《陶渊明集》,亲自作序,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并说陶渊明“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昭明太子对酒真是懂得,对陶渊明真是懂得,隔世知音,惺惺相惜。
喝酒养志,对酒当歌。难得快哉风,千里浩然气。一次酒宴上,酒过三巡,相互敬酒,妙语连珠,喝到兴头,友人朗诵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声若虎啸,气吞山河,赢得满堂喝彩,各人酒斟满,统统炸罍子!他说,红尘滚滚,胸中郁积的块垒,酒不能消,却能释然,与朋友一吐为快,举重若轻,学会放下,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长空如洗,何必强加燕雀知我鸿鹄之志?是啊,道义铁肩,肝胆昆仑,情谊无价,“金龟换酒”羡煞多少文人墨客,李白斗酒诗百篇,仰天大笑出门去,豪情壮志,直上云天!可惜多少后来者学到一点皮毛江湖气,学不到一点精髓英雄胆,须知“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酒宴上,谁不抬眼座上宾,众星拱月,贵气冲天。欧阳修官运亨通,又是文坛领袖,他嗜酒应理该当,“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自称“醉翁”,志在“与民同乐”,但“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如此自得,又非平常人之醉也。
喝酒养生,养生即养心。中医说,酒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人到中年,路走下坡,以海马或者三七、枸杞等中药泡酒,每晚睡前一杯,延年益寿。羡慕那些自斟自饮,自得其乐的君子,俯仰之间如入“无人之境”。苏东坡坦言自己饮酒不多,然而每日把盏为乐,不可一日无酒也。好友黄庭坚说:“东坡性好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可爱又高趣,东坡之醉,腹有万丈丘壑,清风明月相照,非同凡响,酿就大文章也。
据说老舍酒量大,曹禺不愿示弱,每次对饮斗酒,老舍凭借写作《四世同堂》《茶馆》的功夫,枪炮齐上,一饮一出处,曹禺以《雷雨》《日出》还击,结果不是四凤死就是白露自杀,终因酒量不济,依酒规只得钻桌子。老舍写诗:“半老无官诚快事,文章为命酒为魂”。恨不同时,与老舍对饮,甘心情愿钻桌子,甘拜下风。
(后记:此文写于2023年6月30日,第二天正好星期六,中午弟弟邀我陪客,我饮酒半斤,晚上老乡一聚,我又饮酒半斤,都很开心。两天后的晚上,恶心呕吐不止,坐立不安,冷汗直冒,我以为房间空调温度过低,腹部受凉了,吞服护胃药,仍不见好转,依旧不停呕吐,卧床一天,不能进食,更不能止呕,严重脱水,几乎休克,深夜到省立医院急诊,血检、尿检、B超、CT进行检查,吊水输液,仍旧呕吐,医生说,奇怪,等明天胃镜检查,目前止疼要紧,于是静脉注射罂粟碱、醋酸奥曲肽,十分钟后,消停下来。医生走过来,说:“疑似十二指肠溃疡,以后要戒酒啊!”我一脸悲哀,心中无限怅惘。酒是谪仙物,关键要有一副好身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