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太传媒筹拍《大别山的故事》


  重庆华太传媒筹拍《大别山的故事》

  1947年8月7日,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区。来源:新华网 

  位于鄂豫皖的大别山东西绵延约380千米,南北宽约175千米,山体构造较为复杂,地势为北高南低,其地形自北向南呈阶梯状坡降,一般海拔500~800米,山脊海拔多为1200—1600米。1947年8月7~27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序幕。 从鲁西南到大别山,相隔千里,前有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重重关隘,后有国民党军十几个旅的穷追不舍,再加上正值酷暑雨季,河水猛涨,道路泥泞,暑气蒸人,部队本来就疲惫不堪,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现在又马不停蹄地向南挺进奔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形势图  图片来源:党史学习。

  在大别山,头上有飞机、背后有追兵,周围有土匪,缺粮少吃、缺衣少穿的恶劣环境中,刘邓大军历经艰苦奋斗,歼敌 3 万,建立了33 个县的人民政权,开辟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刘邓进军大别山,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缓解了老解放区的军事压力;开辟了新解放区,缓解了老解放区的经济压力;在整个战场上,解放军由被动转为主动,为解放军飞渡长江天险、直捣南京、彻底埋葬蒋家王朝拉开了序幕……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全国各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汪同伟饰演的邓小平同志。

  重庆华太传媒筹拍《大别山的故事》,通过刘邓大军进军并扎根大别山的许多情感故事细节,展现军民鱼水情,官兵兄弟情,以及刘邓两位统帅之亲密情感和鲜为人知的个人品格,还有军民团结,克服苦难,艰苦奋斗,建立了三十三个县的人民政权,开辟了《大别山》的革命根据地,并扎根大别山,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初心和使命。

  汪同伟饰演的邓小平同志。

  该片与《浴血大别山》等电影作品不同,没有战火纷飞的战争场面,但一个个细节扣动人心:

  细节1:刘邓大军走过艰难困苦的黄泛区,为了快速前进,突出刘邓首长带头减装轻负,受到官兵赞扬。行军途中,邓小平的军用地图掉进河里,被水打湿,对警卫员进行了过重过严的批评,让警卫员受了委屈。邓小平随即当作战士们公开检讨,向警卫员道歉,还表扬警卫员的忠诚和勇敢,赢得了众人的掌声,体现了我军平等真诚的官兵关系。

  细节2:刘邓大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无人管的室外堆放的稻草也照价付费,用稻草打地铺。刘邓的房东老大爷自己不小心摔碎了茶水壶,邓小平立即用一块银元赔偿房东。面对暗藏敌人向水井中投毒事件,果断处理,另打新井,抢救中毒百姓全部脱险康复。

  汪同伟饰演的邓小平同志。 

  细节3:邓小平四件心爱珍宝——钢笔、扑克牌、香烟、手枪时,道出了那支钢笔是党中央副主席周恩来送给小平的珍贵礼物。当敌军飞机对大别山突然轰炸,并抛下传单,造谣说刘邓已丧身火海,化为灰烬之时,片子巧妙进行多次揭露,大别山军民对敌军的无耻造谣也纷纷加以嘲笑。

  细节4:刘邓大军远离后方,深入敌区,缺乏物资供给的特别困难,引入军队自己缝制棉衣的一系列感人的故事和有趣的情节。例如,战士们查看刘伯承自己缝制的棉衣有缺点,一位战士就说:“刘司令员,怎么少两个口袋?机密文件没地方装呀!”刘伯承回答:“嗯,提醒得好。等胜利了,文件就用无线电传送。一个包包里,装丰收的甜蜜果实,一个包包里装太平的芳香种子,走到哪儿,撤到哪儿!”在大别山地区群众帮助下,军民团结一起完成了刘邓部队 12万官兵的过冬棉衣缝制任务。

  汪同伟饰演的邓小平同志。

  细节5:处于困境的大别山中的人民解放军首先想到的是让百姓过好春节。樊大爷的儿子为给我军送弹药而牺牲,邓小平决定把军营厨房中的两只野兔送给樊爷爷过春节,还决定把厨房里的一只野鸡送给满 80 岁的王大娘祝寿,还加上一块银元作祝寿礼。春节前夕我军大别山军属吴大娘先后四次到军营向邓小平政委赠送自家积存的一筐鸡蛋,邓小平带头遵守我军纪律,坚持付钱,均被吴大娘拒收。改为退还蛋鸡,又被吴大娘一再送还。展示出一次又一次的“送”与“拒”的军民友好场景。

  面对老百姓被炸的住房被修复,大别山的一对老夫妇走来当面感谢刘邓首长之时,邓小平豪情满怀地说:“我们风里来,雨里去,征东战西,为的就是解放人民大众,建设新中国,为的就是要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汪同伟同编辑王大波讨论剧本 

  《大别山的故事》由作家汪大波(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编剧,汪同伟与汪大波共同打磨、反复修改20余次,时间长达1年之多,经重庆市委宣传部、电影处,电影集团等相关部门评审和大力推荐,2022年4月28日由重庆华太传媒公司申报到国家电影局备案立项,并于2022年10月16日国家电影局正式公示。

  汪同伟在大别山采风。

  《大别山的故事》中的邓小平同志由特型演员汪同伟饰演。汪同伟是重庆垫江人,中共党员,党龄26年,中共重庆市党委党校毕业,中国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文职人员。2016年汪江淮将军(少将军衔,国防大学教授,高级研究员)发现汪同伟与邓小平形像非常相似,并积极鼓励汪同伟饰演邓小平。汪同伟近七年时间学习、研究邓小平的影像、图文资料,购买许多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影视资料,苦练内功,2022年4月18日参加中宣部,国家电影局,国家话剧院》联合组织拍摄影片《伟大转折》电影饰演邓小平。汪同伟已获得人民文艺家协会特型演员证书,被观众称呼他为“汪小平”。(本文图片由汪同伟提供)

  蔡律  2023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