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一位教授批评《罗刹海市》中文水平够差。看到批评,我说两句:请石教授切莫拘于概念形式评价艺术。
国立大学教授指出的《罗刹海市》几个语法、逻辑和用词问题,批评者肤浅了。因为您负有新加坡国立大学盛名,所以值得我说一说。
1,批评“半扇门楣上裱真情”一句中“门楣”不能够“半扇”开。特别指出刀郎因草根出生,才出现这种错误。其实这一句是国立大学教授文化欠缺。此句“半扇门”是一个词组,它是旧时代“暗娼在此”的特别暗示。“楣上裱真情”另是一个词组,意思是半扇门打开的意思,已经明显裱糊在“楣上”了。国立大学教授一定要精通古语,要学会断句。
2,批评《罗刹海市》歌词中不分“他、她、它”混用指代,出现了究竟是指男人、女人、还是非人动物的逻辑混乱错误。国立大学教授可否理解:刀郎在这里是在运用不吐脏话的讽刺艺术?不论男他、女她、驴它、鸡它在刀郎眼里都是“一丘河”,是一回事,够辛辣。国立大学教授该不会把“一丘河”中的“河”字也视为一个错别字把。因为古语是“一丘之貉”呀。
3,还有批评最后一句“人类根本的问题”语法错误,应该是“人类的根本问题”。教授用了一个不可以类比的句式来比较。其实,刀郎的句式和您认为应该的句式,两者均属于汉语自由组合允许范围,不必严苛。
教授还有别的举例,已经不值得分析了。
大学课堂在讲授文学艺术时,万不可拘泥于概念形式,那样培养不出文学家,还会像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一样闹出笑话。我也算半个草根,因为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的全部学分,我仅用一年两个月时间就全部拿下。所以也算是自学成才。以上我们共勉。对特殊人才别区分经院和草根,那样很不明智。
胡志平,2023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