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设置政治特区解放党禁
中国设置经济特区已有四十余年,可以说,特区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引领和推进作用。但是,目前,经济特区或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动能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是民营经济发展动能出现不足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专家学者们把脉问诊的结论是,我国在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重大理论问题模糊不清”的情况,“民营经济发展急需基础理论创新”。如果说过去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经济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那么,涉及民营经济基础理论方面,就属于思想、理论、制度方面。上海财经大学田国强教授认为,“只有从理论、政策、制度特别是实践层面坚持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改革开放,并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通过制度固化下来,才是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关键。”
如何对我们的基础理论和制度进行改革?这里,我提两个需要改革的方面的意见。
一是要抛弃对于民营经济的旧思想,启用新思想。过去,我们的理论认为,私有制必然存在剥削,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消灭私有制,从而消灭剥削。民营经济属于私有制,人们自然地认为,民营经济本质上是剥削的,因而天然地排斥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中国必需抛弃这种错误的思想,寻找新的正确思想。这里,最具体的就是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学习和启用新知识经济学思想,从思想上、理论上解放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中国共产党必须抛弃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想,换思想,换理论,换党名。党名可改为人民党。
现在正是中国共产党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最佳时机,因为,“两个确定”“两个维护”使得习近平先生有着强大的控制力,这有利于习近平领导下的共产党推行脱胎换骨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巨大历史价值。
二是解除党禁,允许支持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回到大陆发展组织和党员。为此,可先设置政治特区。政治特区可以在香港、澳门建,也可深圳、广东设置,还可以在内地其他省市如江西的九江设置。设置而不是建政治特区,就是中共中央不对它们作指导,不当裁判,不设政治思想理论边界,让政治特区有自主的发展权利和空间,允许它们自主探索思想理论、发展模式和道路,允许他们在民主式争论、民主式斗争中取得共识,在试错中、博弈中发展。用政治解放激活人民消费、投资和发展的活力和能力,激活民营经济发展动力。
当然,如何发展政治特区,不能用境内所谓的权威专家学者们事前提供完备的行动方案,因为,境内并没有这方面的实践,境内那些所谓的权威学者专家们,不可能在没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什么正确可靠的思想理论。但可以引进台湾的专家学者们的智慧,并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提高。尤其是台湾民进党执政后,推进台湾转型正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是值得大陆学习的。因此,甚至可以引进民进党的专家学者,请他们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