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13):太行大峡谷·井底村
2023年7月6日
我们呆在老党别墅里,聊天,喝酒,听歌,晚上还在附近参加了一个啤酒节。无忧无虑,逍遥自在。
接到老杨电话,建议我们可以去太行山一个叫做“井底”的地方。我原先只想过到太行山走走,最好是横穿。在地图上查“井底村”,属于山西平顺县,距离长治不远。我前些日子准备到长治看的龙门寺和天台庵,就属于平顺。
早起出去吃早点。我们住的这个地方很奇怪。居民很多,却不见早点铺。昨天早上我们是走了几条街,才找到一家早点铺。不过这家早点铺非常理想,环境卫生整洁,食物品种丰富,味道好而价格低。又吃了昨天吃过的胡辣汤和韭菜盒子。
老党的小女儿今年高考,这几天他正为她填报志愿而焦灼。我们回到别墅,老党也到了。说女儿的志愿填报妥当,可以去太行山了。他也不回家收拾行李,直接开车出发。
前往井底村,要经过辉县,林州,太行大峡谷。
老党是辉县人,百泉村的。他们村是著名风景区,我们去过。经过辉县,我们去看了看老党的母亲。她跟老党的弟弟住在一起。我跟老人家通过电话,没见过面。事先说好的,只见见面,说说话,不吃饭。主要是担心吃饭会花很多时间。况且,我们早上吃的晚,吃得饱。
老党的母亲八十多岁,瘦瘦小小的,头发全黑,牙不缺,耳不聋,说话干干脆脆,明明白白的。很有主见,精明能干,不像一般农村老人那样羞怯而封闭。
老党的弟弟有心脏病,去年疫情期间还做了手术。我们说起去太行山,他给我们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景点,行车路线。他以前喜欢骑自行车,有空就往太行山里钻,太行山的主要景点和公路都跑过。他说以前以为加强锻炼对身体总有好处,后来医生说大运动量对他的身体很危险。后来就放弃骑行了。老党的侄子也是今年参加高考,成绩很好,打算报考复旦大学的计算机。
我们坐了半个小时离开,老人家和党兄弟送我们到楼下。
我是第一次坐老党开的车。
开车的老党像是换了一个人。平时的老党性格温和,像是温吞水;开起车来的老党性格火爆,像是开水。开得比较猛,急冲急刹,还喜欢骂人(骂别的车)。话很多,东拉西扯的。可能是为了使自己保持兴奋,以免犯困。
过辉县,进入太行山区。经过高庄。老党说他母亲原先就是高庄的。他姥爷原先是林州那边的,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后来参加革命,在战争中牺牲。他外婆为了逃避国民党的迫害,领着他母亲逃难到了高庄。
过高庄不久,开始爬坡。远处可见高耸的山峰的轮廓,景色立体起来,丰富起来。蜿蜒爬升了十几公里,进入一个四周大山包围的平原,可以算是台地吧,林州是这个巨大台地的中心。海拔应该上升有几百米,感觉空气凉爽起来。
我们走的应该是省道或者县道,道路平整,干净整洁,人车不多。
茁壮的庄稼,整洁的村庄,平整的道路,凉爽的空气,大家感慨在这山里要比在城市里舒服太多。
到达南村镇。老党说他母亲就出生在这里。
好像是个交通枢纽,还比较热闹。已经三点多,可以吃午饭了。在一家小饭馆吃刀削面,十元一碗,分量充足,味道很好。老党说,这里靠近山西,不仅口味是山西的,民风也更淳朴。
经过林州市。很多年前我们来过,那一次是老杨领队,去红旗渠。我还记得老杨讲林州人小气,有“还是不抽烟”的故事。
老党说,林州人喜欢吃热食,咸菜,食道癌发病率很高。有联合国的食道癌研究中心和世界水平的食道癌医院在林州。
过林州,往太行大峡谷方向开去。
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山峦纵横,森林幽深。
沿盘山路上山。车有些多,速度有些慢。
在一大片陡直的石壁之下,有停车场,观景台,很多车辆和游人。高耸的崖壁,得有三四百米高吧,顶上是蓝天,白云。石壁是红色的,横切的,一台一台的,台上有杂草和灌木。石壁上有一排红色大字,“太行大峡谷”。实在是壮美的风光!很感慨如此美妙的景致,河南人民居然没有将其围起来收费。将这个石壁围起来收费,成本不会比壶口瀑布修围墙高,效果还不一定差。
正对着峭壁,是绿树成荫的山谷,视线的尽头,就是林州市。吹着山风,观赏美景,不禁又感慨人生的美好。
停车场的一侧,公路拐弯,进入太行隧道。公路是从停车场左侧直接插入到石壁之中的,远处看很隐蔽。隧道应该是上个世纪修建的,不是很宽,两辆小车对过问题不大,两辆大车就无法对过。
过隧道,眼前是更加绚丽的风光,这才是太行大峡谷。高耸的山峰,有的像宝塔,有的像神仙;深深的沟壑,红色的峭壁;山崖上的古柏,怪松;山谷里的老树,枯藤……太阳的余晖洒在山头上,远远近近的山体披上了金光;汽车引擎轻轻吟唱着,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
经过石板岩。这是太行山著名景区之一。我们几年前来过,清早的路边就聚集了成群写生的孩子,不过那时候只有几家小旅馆。现在这里似乎是发展成为一个热闹的集镇。山脚下,小河边,一片一片的民宿、客栈;还有超市,游乐场。路边结束写生返回宾馆的学生,是绵延上百米的队伍。从石板岩到王相岩,沿路宾馆住的大多是前来写生的学生。
经过一个叫“猪叫石”的景区,道路变窄,多陡坡,多急弯。路面坑坑洼洼的,显然缺乏维护和管理。这已经到了山西境内。省与省交界处路况糟糕,是正常而普遍的现象。
进入山西之后,感觉山石的颜色与形态与河南也有所不同。河南的山石是红色的,横切的;山西则是白色的,竖立的。感觉河南那边要热情一些,而山西这边要冷峻一些。
太阳的余晖还落在山巅,我们到达目的地——“穽底村”。我在网上看到的,是写作“穽底村”。“穽”是捕捉野兽的陷阱的意思。这个字给人的印象要特别一些,更有旅游价值一些。我问当地人为什么叫“穽底村”,他们是将其解释为“井底”的。当地的旅游标识中也写的是“井底”。其实“井底”才是最逼真形象的。到了现场更容易明白。这个村子四面都是数百米高的峭壁,岂不就是坐落在井底吗?
村口有一座关楼,石券的门洞,应该是古代的遗留。楼上另一侧是观音阁。
关楼南边有祥云湖,是个水库。坝上有公路,可以从对面环到村子的西头。这一片旅馆、饭馆、商店比较集中,应该是村里的经济文化中心。
我们住的客栈在村子西边,从关楼往里还有700来米。
一所新建不久的旅店,干净,整洁,设施完备,老板很殷勤,很客气。整面的玻璃窗,正对着前面的最高峰。山峰坍塌了一半,露出大片的白色,有点刺眼。正是夕阳西下时分,山脊涂上一层金色的光彩。
天黑后,到村中心转一圈。
走不多远,路边有个小广场,有小卖部。下面就是水库,又叫祥云湖,又叫神龙湾,左右是悬崖峭壁。峭壁上悬挂着酒店客房,这就是悬崖居。这个时候并不贵,才三百多。
跟操河南口音的一家夫妇聊天。他们自驾在太行山转了三天,感觉很好。从他们的介绍中,知道从井底村往西不远有神龙湾挂壁公路,说是比郭亮村还要壮观。这夫妇俩都开朗大方,乐于与人分享。
又到大坝上看夜景,拍照。
村中心一家客栈门口,一个小广场,有人在唱歌,有音箱,有话筒。听歌的有的坐在客栈门口,有的站在路边。歌唱得不错,有流行歌曲,有民间小调,好像还比较专业。场子是客栈老板的,唱歌的可能是请来的。
小付的夫人小杨也喜欢唱歌,听别人唱歌有点技痒。小付跟客栈老板说了说,老板让小杨唱了最后一首。唱得很不错,歌声悠扬,声情并茂,赢得热烈的掌声。
返回,在路边买了啤酒和花生,回房间喝酒聊天。
老党在郑州一所大学任教,业余做律师。最近接了一个案件。几年前老党的一位女同事,借100万给她做生意的老同学。疫情以来,老同学的生意陷入困境,女同学并不了解。老同学将公司资产转移到妻子、儿子、儿媳名下,自己承担全部债务,然后与妻子离了婚。他的债主了解情况后追债,他名下已经没有财产可抵偿了。这位女同学是最后才了解情况的。
这样的事情听说过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