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傅勇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
email&msn:fuy214 AT msn.com

中国政策退出滞后于经济复苏要求


中国政策退出滞后于经济复苏要求

 

傅勇/文

 

 

 

 

在危机-复苏进程中,中美经济温差持续扩大,中国经济的总体特征正从二次探底风险转为结构性过热。在此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应更多从本国经济周期出发,考虑采取更多退出手段,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更具前瞻性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美经济温差持续扩大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虽已触底,但复苏将是温和而缓慢的,经济正常化还需要相应时间。近期美国经济的反弹主要由再库存化推动。从就业、房地产等领域看,美国经济将继续停留在底部区间。与此相反,中国经济出现了强劲的V型复苏,经济活动已经达到...

Read more

中美对话不为汇率遮望眼


中美对话不为汇率遮望眼

 

傅勇/文

 

 

人民图片/Fotomore.cn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正在北京举行。美国政府派出了规模庞大的“全明星”阵容,让各界对此次会谈充满期待。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虽属一年两次的例行安排,但在中美关系发展一波三折,且在经济危机-复苏进程的大背景下,此番对话格外引人关注。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士将中美对话看作是美方将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的一个时间窗口,甚至预测人民币将会因此回到升值通道。为此,美国不少政客也在积极努力将中美汇率之争升级扩大。我们认为,在中美关系需要全面推进、携手共赢的局...

Read more

全球复苏分化、退出博弈与我国宏观调控


  文见《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3期。

  

全球复苏分化、政策退出博弈与我国宏观政策的选择

 

 傅勇* 

 

[内容摘要]:尽管全球经济已经触底,未来二次探底可能性也很小,但各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前景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将对全球刺激政策的退出尤其是中国的政策退出产生重要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新兴经济体至少在同比意义上实现了V型复苏,但这些国家还无力带动发达经济体快速复苏,对照历史上主要危机演化,美欧日经济总体上还要在底部停留较长时间。复苏的不同步要求各国的政策退出也有先有后,然而,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新...

Read more

不宜将实体经济增长回落视为通缩


 

各界人士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争议颇大。奇怪的是,争论的焦点似乎不是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大致趋势,而是如何定义这些趋势。

大多数观察人士对宏观经济形式的判断是一致的。一季度数据曾显露出经济过热的迹象,但4月后的一些变化使得这一趋势未能延续,国内以房地产为主的紧缩调控力度超过预期,而欧洲爆发了始料不及的债务危机。在这些变化影响下,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将出现物价温和走高,而经济增速回调的格局。

不过,在判断上出现了明显分歧。最近通缩的观点颇为流行。众所周知,通缩即通货紧缩,指的是一般物价持续明显的下降,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一种状态。在物价还在温和上涨的情况下,说通缩已经发生,令人...

Read more

全球复苏分化、退出博弈与我国宏观调控


  文见《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3期。

  

全球复苏分化、政策退出博弈与我国宏观政策的选择

 

 傅勇* 

 

[内容摘要]:尽管全球经济已经触底,未来二次探底可能性也很小,但各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前景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将对全球刺激政策的退出尤其是中国的政策退出产生重要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新兴经济体至少在同比意义上实现了V型复苏,但这些国家还无力带动发达经济体快速复苏,对照历史上主要危机演化,美欧日经济总体上还要在底部停留较长时间。复苏的不同步要求各国的政策退出也有先有后,然而,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新...

Read more

内外新因素正助推中国进入微型滞胀


内外新因素正助推中国进入微型滞胀 

 

傅勇/文 

 

 

有更多证据显示,微型滞胀实际上已经发生。但值得强调的是,物价的上升和经济增速的回落,都是相对微弱的,现在还看不到出现巨大风险的可能性,通货膨胀总体上也会在可控范围之内。经济增速的下降和物价的上涨看起来有冲突,其实不难理解。一般物价的上涨通常滞后于实体经济活动水平。经济增速的下降最终将减少半年滞后的物价上涨压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周三悉数上调了金砖四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中国2010年GDP增速从前次预估的10.2%上调至11...

Read more

中美对话不为汇率遮望眼


 

人民图片/Fotomore.cn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正在北京举行。美国政府派出了规模庞大的“全明星”阵容,让各界对此次会谈充满期待。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虽属一年两次的例行安排,但在中美关系发展一波三折,且在经济危机-复苏进程的大背景下,此番对话格外引人关注。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士将中美对话看作是美方将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的一个时间窗口,甚至预测人民币将会因此回到升值通道。为此,美国不少政客也在积极努力将中美汇率之争升级扩大。我们认为,在中美关系需要全面推进、携手共赢的局面下,这种观点和做法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就实现中...

Read more

高油价、国际福利分配与宏观理论演进


  半年前去世的萨缪尔森曾有句著名的调侃:当一只鹦鹉学会说供给与需求时,它也就成了经济学家。然而,对于分析许多商品来说,仅仅依赖这个框架会带来许多困惑。石油就是一例。石油问题难以用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做出充分的解释和预测,但高油价却反过来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在宏观面上,石油的生产和消费总体上是较为平稳的,但油价却大起大落。战后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全球的石油消费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通道,与此同时,石油生产同步大幅增加,结果在1960年代,国际油价呈现下降态势。1970-1980年代,全球石油的生产和消费增速均有所放缓,但这段时间却是有名的高油价时期。其背景是欧佩克的...

Read more

中国政策退出滞后于经济复苏要求


  在危机-复苏进程中,中美经济温差持续扩大,中国经济的总体特征正从二次探底风险转为结构性过热。在此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应更多从本国经济周期出发,考虑采取更多退出手段,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更具前瞻性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美经济温差持续扩大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虽已触底,但复苏将是温和而缓慢的,经济正常化还需要相应时间。近期美国经济的反弹主要由再库存化推动。从就业、房地产等领域看,美国经济将继续停留在底部区间。与此相反,中国经济出现了强劲的V型复苏,经济活动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潜在水平。

  其一,中美经济反弹在动力和可持续性上明显不同。美国经济今年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