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明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此前曾经在KPMG、Asset Managers Group等机构工作。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除注明转载外,所有文章均为本人原创

2021世界政治经济形势


 本文为中国科技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全球经济与国际金融研究中心"2020年回顾与2021年展望"系列研究报告的第一篇,首发于《财经》杂志,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文|葛天任 张明 郑联盛 肖立晟(张明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2020年是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加速世界秩序向着大分化、大转型的方向演进的关键一年。这是自“二战”之后,人类世界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事件。

 

截至2020年12月30日,根据霍普金斯大学全球新冠疫情统计...

Read more

当前宏观经济治理的两种思路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和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已经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对于美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主要有美国削减居民消费和政府开支、美元大幅贬值、东亚国家货币集体升值、日本和欧盟加快结构性改革等方案。据笔者预测,由于削减居民消费和政府开支是由美国一国来承担调整成本、美元大幅贬值是由美国和其他贸易国共同承担调整成本、而东亚国家货币集体升值是美国完全把调整负担推到了其他国家头上,因此就美国而言,最可能选择的调整政策的先后次序是:逼迫东亚国家货币集体升值、美元大幅贬值、削减居民消费和政府开支。

  ...

Read more

中国战略性减持美债真相


  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0年3月末,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8952亿美元,占2010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的37%。 2010年3月中国投资者增持美国国债177亿美元,这是自2009年10月以来的首次增持。不少分析人士对此的解读是,中国投资者在外汇储备管理策略上 发生了转变,“战略性”减持美国国债的阶段告一段落。

事实上,中国投资者从来就没有真正战略性减持美国国债。

众所周知,长期国债的风险高于短期国债。如果中国投资者认为美国国债风险很高,从而开始减持美国国债的话,自然会从减持长期国债开始。事实上,从 2009年3月起,中国政府就一直...

Read more

现在就是最佳时刻


  5月中旬,央行最新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将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 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是央行首次明确表达其有意改变目前的汇率形成机制。此前的2009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的表述为“按照主动性、可 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为此,本刊约请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为读者 解读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弹性化已经面临最佳时间窗口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经历了两个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