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吸引外资公司来上市
文:曹培红
中国股票市场,最近十年来风风雨雨,走过了很漫长的路。功也好,过也罢,走过就好。
不过,当我们把目光盯在市场本身的好与坏的时候,我觉得似乎缺少了一种气派,那就是:让外国公司到中国股市来上市!
股票市场的本质:聚集资本
我不是金融专家,但是,按照我的理解,股票市场的本质是聚集资本,让最活跃的资本在这个市场上活跃起来。因为,只有让资本有效地活跃起来,资本成为有效率的,那资本才是有价值的。
例如,我们银行里的储蓄帐户中的数字越大,其实越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那些是死的资本,而且,这些数字越大,对银行的压力相对来说也越大。只有当这些数字...
作者文章归档:曹培红

木铎文学网
中国管理,以人为本
一早上上来,看到几篇关于中国式管理的文章,先就是很高兴,接着就觉得自己应该写点什么?
中国式管理是什么?以什么为核心,以什么为特征,价值和意义何在?
中国式管理是什么?
中国式管理是以中国人思维模式为轨迹的管理,是以中国人哲学为基础的管理。中国式管理不是玄学,中国式管理不是古籍。
中国式管理应该是中国式商业管理的概念,是应该以中国商业实践为研究对象的,是中国式商业实践的提升和总结。
中国式管理以什么为核心?
中国式管理的核心是什么?人。是感性。
但是,到底是如何地感性,如何地以人为本。其实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包括不同时期的历史思潮对人性的认识和把握也有不同体现。
...
中国:你的商业精神丢了
中国:你的商业精神丢了
文:曹培红
刚刚看完贾樟柯谈今天的商业大片和艺术电影的文章:大片中弥漫细菌破坏社会价值。很是感慨!
应该说,这篇出自冰点的文章比较清晰细致地谈出了贾的冷静认识,让我对他更多了一份好感。不过其文中谈到的对商业的一段话:但今天的年轻人基本上只认同于商业文化,这个是很可惜的。今天中国的商业文化,不仅包括大片,它实际上形成了对一代年轻人的影响和改造。说得严重一点儿,像细菌一样。
就在前天晚上,我在一个讨论会上一时间激情不能抑制。当时谈到晋商,我说,晋商之所以成就一代巨商,核心是什么,是文化,是精神。例如,晋商之所以从事商业是一种“以商入世&rdq...
一家公司发展的前提
一家公司发展的前提
文:曹培红
自从网络创业在中国新兴起来以后,很多人激动地把概念当作公司,似乎在一夜之间中国大地上充满了创意和想法。IDEA成为了商业秘密。
我也曾经激动于一些想法,那些想法让我曾经激动不已,不过,多年以后,我意识到,IDEA并不能够赚钱,只有可以执行的想法和具有执行力的团队才是赚钱的根本。
我记得在1999年的时候,我想网络创业,我们也曾为自己的创意激动不已,并曾经制度性地聚会讨论,可是一圈下来,发现大家都是策划高手,无人能够执行,几个所谓懂技术的居然自己不能够设计网站。随后,我就去其他地方发展网络事业去了。当年激情讨论的创业环境确实好,但是,不过是几个刚...
晋商史鉴:连锁,不如联号!
|
|
|
品牌管理:产品为王
品牌管理:产品为王
文:曹培红
关于联想并购IBM以及THINKPAD的故事,是很多人常常拿来谈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折射出来的最值得让人关注的,其实是关于企业的品牌管理。
企业的品牌管理应该怎么做,我的观点是产品为王。
产品是企业的核心
&nb...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后的村庄”
文:曹培红
在2006年9月以前,我真的没有特别的印象:我们山西还有这么一位叫曹乃谦的作家。事实上,我的这一孤陋寡闻就像我之前不关心自己的家乡一样,活在北京出版界的虚无中,因此,以我自己关照,事实上整个中国出版界其实像之前的我一样虚无和孤陋寡闻到不关心中国作家的地步,也因此,中国出版界没有正式出版过曹乃谦的书,甚至是,根本没有去关心过。
我为我的无知和浅薄的过去感到遗憾,我本来想说难过,但我想我是男儿是男儿我就不该难过,但确实遗憾。遗憾我之前不了解自己的家乡,不了解家乡还有曹乃谦这样优秀的老乡作家。不...
中国出版社要并购美国出版公司?
户籍制度租碍中国企业国际化
文:曹培红
有一天突然有一个感觉,说出来不知道对不对。当我们曾经大喊国际化经营的时候,其实背后的根本原因居然是我们的户籍制度。如果放到国际上来说,则是中国护照的通行问题。
户籍制度阻碍劳工流动
户籍制度早已经为人所诟病,因为其诸如升学就业等等的作用和影响。其实,作为市场经济来说,户籍制度的最大问题是制造了流动的困难。某地户籍在某种程度上对个人的归属制造出了决定性的影响,某地户籍就是某地人,到了外地,人家会说你是甲地的跑带乙地来做什么。
由于强烈的地域归属感,劳动力市场基本上是由当地供应,而且相应的住房、食物等的供给等原因也曾经从事...
煤老板:当代晋商的实利个案
煤老板:当代晋商的实利个案
虽然我自己也曾一度地不把山西煤炭老板当作晋商,甚至,还一度从内心有点排斥煤老板,但是,当我真正地深入研究晋商的时候,尤其是发现实力为先是晋商的关键商业谋略也是最具典型的晋商商业谋略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其实,煤老板没有错,如果从现实的商业发展上来说,煤老板不正是最典型的“实利为先”吗?既然放着现成的煤炭生意和高额利润,为什么不做呢?难道,为了所谓的商业概念,就抛弃这现成的生意不做吗?显然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