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曹培红

www.md1902.com
木铎文学网

为什么要再版《白银谷》


2009年年中,我偶然阅读到了一本书叫《茶道青红》。这是一本讲述晋商故事的新小说。我读了3天,看完了,然后,这本书把我的记忆拖回到小说《白银谷》和作者成一。

    2010年岁末,再版小说《白银谷》的工作已经展开,预计2011年1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开始与经销商和读者见面。制定营销计划的工作已经开始,现在,回顾一下,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再版《白银谷》?
 
    一、《白银谷》是最经典的晋商文学作品。
    用一个最字来形容小说《白银谷》,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这么多年来,对晋商的...

Read more

山西文化产业笔记:赵氏孤儿城为何不在山西建?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是我一直的一个思考的开端,那就是我在某一天突然想到应该就山西的文化产业写一些系列的笔记。既然是笔记,那就是随性的地方更多一些,而深入的系统的思考和论证显然不会充分。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笔记,因为,山西的文化资源实在是太过地丰富,显然,应该让更多的人包括政府和企业看到山西文化产业蕴育的机遇,因此,做这个笔记更多的是一种对山西文化产业思考的“抛砖引玉”之举措。

 

2009918,三晋都市报刊登了由记者李文望采写的文章《赵氏孤儿城为何不在山西建》,这篇文章的被采访者就是我。文章写道:

“您好!看报道说陈凯歌筹拍电...

Read more

谁让阳平会馆华丽转身?——从阳平会馆到刘老根大舞台


在前门东路和两广路珠市口的路口,有一片颜色鲜艳的建筑,两座写着“刘老根大舞台”的红色大牌楼高耸醒目,一对巨大的五彩狮子列在南北迎客。
20095月,“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剧场盛大开业,据媒体报道,2010年,北京“刘老根大舞台”的票房收入超过600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超过1000万元,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一朵奇葩。
在“刘老根大舞台”戏台口上挂着一块金字巨匾,上书“醒世铎”三个大字,它由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王铎所写,因而会馆起码建于明末清初。从会馆的建筑格局来看,带...

Read more

中国传统金融秘史《白银谷》突破100万营销方案


2011年1月,中国金融鼻祖——票号经典小说《白银谷》由山西会馆网策划在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为推动这个小说的销售,特设定一个操作方案。

 

 

什么样的事情最赚钱?

自己印钱最赚钱!——做票号!

经典商小说巨著《白银谷》讲述的是一个自己印钱的家族企业的故事——近200年前,晋商正是发现了自己印钱这个生意,才自己印刷纸质的银票,换取别人的真金白银,从而,做出了一个帝国版的生意,从而在世界上留下晋商之商业文明!

 

创业、就业、投资、理财,一切尽在《白银谷》!

以史为鉴,...

Read more

发1000元人民币,还是发1000元的银行股票


这几天,关于发1000元人民币给13亿人民的说法似乎成为一个热点了。

    消息说,人家国外如何如何,甚至说对岸台湾如何如何。

    但是,发1000元真的管用吗?

    以我的理解,发1000元是简单头脑的西式思考逻辑。

    这么说吧,假设说1000元发到西方人手上还是消费的话,发到中国人手上有可能继续转变为储蓄,至于是通过什么办法,我没想出来,但是,我想,肯定有人会想得很绝。

 

    刺激经济,最好的...

Read more

“商学院教育要树起‘华商派’的旗帜”


    商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本来就不是为了学历。
    但是,在中国,却恰恰成了一个学历教育的新项目,这是中国商业教育之可悲处。
    中国商业教育的未来是什么?
    恰恰将从民间商业教育中来。
    民间商业教育从哪里来,应该从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国商业文明中获得血液。
   
多年来,生活的舒适和现代化程度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国民的价值...

Read more

《公司的力量》:“把商人变成贵族”


中午的时候,偶然看到CCTV2的《公司的力量》,其中讲述到西门子的创始人,节目中说,德国皇帝为表彰西门子在商业上的贡献,授予其贵族称号;大概在同一时期,有一国家则是把贵族变成了商人。

    不同的制度,造就了不同国家的社会状态和未来。
    把商人变成贵族,会让商人的地位感上升,更容易成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而把贵族变为商人,则是强势推广唯利是图的风气。
    就中国来说,这样的一个官本位的民族和国家,我们究竟应该给商人什么样的地位?
    今天的中国,国...

Read more

迷失的不是富士康,是哥!


昨天凌晨,富士康深圳公司再现跳楼事件,至此,人们已经从跳楼者所在的企业转向更深层次的社会性思考。企业不过是社会组织,在企业中的社会事件,最终考证的应该是这个社会的机制和良心。

    有人在谴责企业,有人在痛惜个体,有人寄希望于心理学家,有人寄希望于佛教高僧,然而,临时抱佛教,深层次的因素需要深度地挖掘和钻研。
    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迷失的不是富士康,是哥!
 
    迷失的个人,信仰不在字典中
    生而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绝大多数的人却...

Read more

山西老陈醋的出路!


山西会馆网转载了一篇文章,又是头条:《酝酿变局:500家山西山西老陈醋企难抵一个“恒顺》,文章再次诉说了山西支柱产业之一老陈醋的困境,相信,太多的人看了以后已经没有感觉了,因为,太多的人已经在其中寄托过太多的希望和努力。但是,话说回来,这个努力还必须继续。

    那么,山西老陈醋的局如何变?
    变,是惟一的选择。
    如何变,曹东家以为,要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思维进行摧枯拉朽地变。
   
    简单来...

Read more

公益营销:影像公益与自行车公益



文:曹东家

    佳能中国,近年来一直在尝试一种行销方式,即公益行销,他们的概念和模式是影像公益,他们在北京的交流中心,持续不断地推出专门的影像展览,这些展览包括很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昨天晚上,我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我才注意到这个模式。
    据媒体报道,台湾巨大机械(Giant Manufacturing)是全球营收最高的自行车公司。该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现年75岁的刘金标(King Liu)去年吸引到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他从北京骑自行车到上海,全程累计1668公里。刘金标告诉英国《金融时报》,此次骑行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