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志武

生于湖南茶陵,1983年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1986年国防科技大学硕士,1986年赴美国留学,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

看看最近的万达和万科,中国要做百年企业到底缺什么?


  我想讲的话题是关于民营企业的长久发展或长久寿命的问题,最近大家都看到了很多关于大民企方方面面的消息,从万科到万达等等,当然这一方面说明了下次你要注册自己公司时千万不要用“万”字,用万字不一定运气好,但另一方面也让我去想中国民营企业以后的发展环境,长久持续的能力到底会怎样。

  前几年有学者做了统计,在日本寿命超过100年的长寿企业有20000多家,寿命超过200年的日本企业有3000多家;在德国、法国,也都有将近1000家,美国尽管自独立以来才200多年历史,但美国百年老字号也有1000多家。

  相对而言,据一些统计,中国企业中超过150年寿命的老字号大...

Read more

让中国民企实现长寿的办法只有法治


  主题演讲:

  陈志武(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主任的演讲,今天很多在座朋友和很多嘉宾在内,都知道王主任一直在做有关宏观经济的研究,以及中国计划发展方面的政策协调以及相关深入研究,相信刚才大家从王主任的演讲中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根据王主任的讲法,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至关重要,能看出来我们是否能进入中高阶段的发展平台,而这个平台的介入为我们未来几年中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和展开具有决定性作用。

  让我们再用掌声感谢王主任的演讲,谢谢您的精彩分享。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教授进行演讲。

  陈志武:非常感谢...

Read more

为什么中国人的收入差距在持续恶化?


  在我们思考、讨论中国收入差距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回到所谓“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到底该侧重哪一方的老框架上,而是必须看到现代经济的特征,认清新型行业在创造价值时跟传统产业的差异,否则在政策层面难以对症下药。

  尤其是我们不能假定“政府等于公平”,不能认为“如果你在公平与效率中选择了公平,那么在政府与市场中你就选择了政府”,而是要看政府本身是如何组织的,要看权力部门、掌权者是否受到必要的监督制约,否则,把更多资源、更多管制权给予政府,等于让权力关系在收入机会分配中起更大的决定作用。

...

Read more

别小看自由市场,都可以用“人类暴力死亡率大幅减少”来解释它


 

  五年前,我开始用量化的方法研究历史,每年会请一些闻名国际的做量化比较出色的教授介绍他们的研究,并召集全国40多个大学中对量化历史研究感兴趣的年轻老师和同学,进行10天的集中学习。今年已经是第五届量化历史讲师班了。当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不只是商业机会,我们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值钱,来自手机、微信、微博、电视、各种媒体的信息都在占用我们的时间。所以,现在要让90后花那么多时间读经典的、大部头的书是不可能的。

  国内很多学者觉得,办国学就让一些传统的文化研究者继续通过研究原来的思想观点和经典著作,这样就可以把国学,特别是关于中...

Read more

为什么我们需要量化历史研究


  2013年,笔者与清华大学龙登高、伦敦经济学院马德斌、香港科技大学龚启圣等教授一起举办了第一届量化历史讲习班。之后,我们每年办一届。与四年前相比,报名人数越来越多,国内学界对量化历史研究的认知和兴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按照经济史学者诺斯的追溯,用量化方法研究经济史问题大致起源于1957年,当时几位学者尝试研究美国黑奴历史的经济逻辑。随后,量化方法也用到了其它历史研究领域,包括诺斯对欧洲政治制度史、西波拉对西方教育史与宗教史的研究。到1960-70年代,量化史学变得流行,后来这股风潮又有所消退。但1990年代中期后,新一轮量化历史研究热潮再度崛起,引人注目。就以国际五大量化历史数...

Read more

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这些年来,“区域发展战略”越来越时兴,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还有现在热门的“中部崛起”等等,其用意是通过调动国家资源来重点发展某些区域,这些用意当然是好的。可是,既使抛开这种“区域发展战略”对不在战略区域里的中国公民的不公平这一点不管,仅从其做法上看也值得进一步思考。以往的“区域发展战略”意味着“由银行贷款几百亿、几千亿做几个大的标志性项目”,这些大项目当然能增加几千甚至几万人的就业,通过辐射效应让数量更多的人增加收入。但,无论如何,这种项目不能影响...

Read more

次贷危机10周年的教训和启示


  我们通常说的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实际上在2007年就开始了,当时称为“次贷危机”。其背景在于,美国金融机构之前给无偿还能力的家庭发放太多不负责任的住房按揭贷款,他们当时的心态就如这些年许多中国机构和个人一样,赌的是:只要由杠杆推动的房地产泡沫不破、房价不跌,那些贷款就不会有问题!可是2007年房产价格开始逆转,首先触发的是次级贷款无法偿还即次贷危机,后来偿还危机逐渐演变并在金融体系内扩散,到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时就变成了全规模的金融危机,恐慌遍及全球金融市场,成为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大规模金融危机。从次贷危机的开始到今年,己经10周年了。加...

Read more

互联网它到底改变了什么?


  不少人将“互联网革命”与历史上的工业革命相提并论,或将其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新工业革命”等等。这显然是看重了互联网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工业革命曾经做到的那样。

  对于这样的类比,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导师陈志武先生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观点:同样是人类历史的重大变革,互联网却第一次将经济发展的重点集中在“人”的身上。以下摘录部分精彩内容:

  工业革命爆发后的近两百来年,经济发展的侧重...

Read more

从经济学角度看西方民粹主义再兴起


  随着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精英跟百姓之间的鸿沟距离必然会增加,而不是缩短。因此,民粹主义政治在人类未来的发展史上只会继续出现,而不是消失。

  2016年的特色是“出乎预料”:英国脱欧出乎预料,美国特朗普胜选总统出乎预料,意大利的公投结果也出乎预料,现在人们只等着看法国民粹主义候选人到底以多少胜出了,而不是是否能胜出。

  当今世界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各国精英被排斥甚至被挤出权力圈,由大众选民把那些门外汉甚至极端分子推上权力宝座?许多人把当前社会潮流的起因归结到华尔街、全球化、贫富差距、精英政治等等,这些因素当然起了很大作用,但还不止于此。...

Read more

发展太容易可能成“后发劣势”,改革势在必行


 

  挑战不断,改革势在必行刚才已经有两位重量级嘉宾给大家做了很好的分享,特别是刚才蔡院长跟大家从人口经济学、城镇化的角度来讨论进一步增长的动力来源到底会是哪些。下面我想就两个方面跟大家做一个分享,一是国际秩序,国际政治的问题;二是关于国内本身的一些改革,特别是政府和国家在经济增长中间的角色。因为这两个话题最近几年大家关注的比较多,特别是英国的脱欧、美国总统选举、中国周边很热闹的这些地区,南海等等。我们作为经济学界的人,是不是像过去那么多年那样,可以不用关心国际政治,也不用关心别的政治,我们只顾研究经济学模型就可以了?

  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可能是少有的时期,我们不能只是关...

Read more